作風是生產力,效能是競爭力。當前,誰能在“服務之爭”、“效能之爭”中勝出,誰就能在區域競爭中先領風騷。昆山,通過打造政府優質服務品牌,努力降低行政效能方面的“軟成本”,全力建設城市發展新的投資環境——
最近,昆山流行兩本新書——《昆山軌跡》和《昆山特色價值觀市民讀本》,在這兩本書中,有關“昆山服務”的事例占了很大比例。“昆山服務”這個金字招牌的形成過程,是昆山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創新理念確立“服務至上”的認識深化過程,也是昆山始終把改進作風、提高效能作為“第一投資環境”來抓的實踐檢驗過程。
年年有新主題,年年有新成效
一本書記錄“昆山服務”理念衍變
“‘馬上辦’,聽上去更像個口號,但是,高效的服務確實是昆山政府文化的重要部分。昆山把城市規模小看作一種優勢,這樣,領導和公務員都能隨叫隨到,這是很有競爭力的。昆山市在竭盡全力滿足企業需求上是很出名的,假設你是一個公司的經理,在周日夜里3點需要出口加工區出具一份緊急文書,或是你夜里12點抵達,需要召開一個緊急會議,昆山都會立刻做出回應。 ”
——摘自艾那•唐根《昆山軌跡》
在不久前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中英文讀物《昆山軌跡》一書中,為美國商業雜志《Biz Times》撰寫中國商業財經專欄的作者艾那•唐根,以一個外國人的視角,敏銳地發現了“昆山服務”對地方經濟發展功不可沒的作用。在采訪昆山市委書記張國華后,艾那•唐根忠實地引用了上述原話。“廠墻里的事情歸企業,廠墻外的事情歸政府”,這種生動貼切的詞句,在老外眼里,就是“昆山之路”的第一要義——盡一切可能,快速、高效提供優質服務。
每年春節過后,昆山召開的第一個會議是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大會。每次會議,昆山都順應時局變易要求,年年有新主題,年年有新舉措,年年有新成效。 1998年,昆山首先提出對外商不說“不”,此后又提出了“規范行政、誠信服務、降本增效”、“親商、安商、富商”、“零障礙、低成本、高效率”等一系列服務理念,這些理念既不斷創新,又一脈相承、一以貫之。
從每一年的主題詞中,可以清晰地解讀當時的宏觀背景。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導致一些企業生存陷入困境,昆山提出“敢于突破、敢于負責、敢于爭先”的要求,做到政策不足服務補、硬件不足軟件補,在金融風暴中穩守堤壩。 2009年,危機影響蔓延深化,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發生很大變化,昆山繼而提出“竭盡心智、竭盡所能、竭盡全力”的要求,全力以赴爭政策、爭功能、爭資金,當其他地方為金融危機叫苦連天時,昆山卻又抓了一手“好牌”:總投資33億美元的TFT-LCD項目落戶,仁寶、捷安特等大戶紛紛增資設研發中心,昆山出口加工區升格國家綜保區等。這一年,昆山創造了進出口總額增長0.8%的奇跡。
艾那•唐根在采訪后得出結論:“這次對昆山政府官員的采訪,更讓我了解了昆山在追求靈活、高效的工作上相比中國許多其他城市所具有的優越性。 ”
創新永無止境,服務也無止境
一封信感謝“昆山服務”務實舉措
“他們的工作效率和服務意識令我們折服,我們將堅定在昆山這塊充滿活力的土地上加快發展、擴大投資的信心,為昆山地方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
——摘自南寶樹脂(中國)有限公司的一封感謝信
昆山工商部門不遠千里赴湖南長沙,為臺企南寶樹脂 (中國)有限公司打假維權,只是千百個精彩的“昆山服務”故事之一。 2009年,在臺灣電電公會祖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評估排名中,昆山躍居首位,其考評標準之一,就是看政府服務的“軟環境”如何。
在創新服務上,昆山多年來堅持這樣一條真理:創新永無止境,服務也無止境,只要企業和群眾有需求,機關服務就有改進、提高的余地。
特別是在迎戰國際金融危機的“保增長”戰役中,昆山通過實行“地毯式”服務、主動到企業總部送信心、送信息,甘于為企業當“公關”、爭訂單;通過加強政策服務,完善促進企業發展、轉型升級以及發展產業、鼓勵出口、引進人才等7項政策措施,安排財政專項資金9.4億元;通過完善行政服務,深入開展“解決問題月”、“誠信服務月”等活動,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收效明顯。
一場足球比賽,靠的是綠茵場上每一個“球員”的高效運轉、流暢配合,才能發揮整體戰斗力,贏得比賽。昆山把改進作風、提高效能看作足球賽,不玩“單打一”。
如今在昆山,每一個機關部門和單位都以企業所需、民生所急為提升服務的空間,創新便利化服務的方式。昆山海關從一筆急單實現 24小時通關效率,到“5+2”、“白加黑”全天候驗放服務;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率先推行異地就醫結算模式,為省內推廣作有益探索;科技局在國內率先對臺資企業開放科技項目及經費支持,助臺企轉型;在行政審批方面,昆山先后8次大規模提速,有300多項進駐項目壓縮了3731個工作日,壓縮比例為67.83%,率先在全省推行網上審批,去年網上審批占比達到35.1%,今年將達到40%。
富民、親商、高效、廉潔
一個價值觀夯實“昆山服務”思想之基
“昆山歷屆政府在推進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進程中,通過精簡政府機構,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努力營造優良的投資和發展環境,探索出一條建設服務型、責任型政府的成功之路。 ‘富民、親商、高效、廉潔’是對昆山政府價值觀的高度概括。 ”
——摘自 《昆山特色價值觀市民讀本》
立足治標,更著眼于治本。近年來,昆山從轉換體制、完善機制入手,將依法行政和效能建設納入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為營造良好投資環境提供制度保證。
昆山建立了強有力的領導機制和規范管理機制,先后出臺《關于進一步提高機關效率效能的若干規定》等20多項制度性文件;建立科學的考核評估體系和監督機制,在全省率先建設綜合行政電子監察平臺,專門設立“民聲110”城市服務中心;加大激勵和問責機制,以票決方式認定機關效能建設先進典型和行政不作為、亂作為案例,自啟動實施以來,共對6起事件12名當事人實施問責,其中立案查處4人,免職2人。同時,2004年以來連續開展的“機關服務品牌”創建活動,已孵化出“市民大講壇”、“好阿姨”、“連心橋”等深受市民喜愛的品牌。
作風效能建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每當推進到一個新階段,昆山就要適時進行新一輪效能革命,推進作風效能建設再上新水平。
通過率先探索區域特色價值觀,昆山總結出“富民、親商、高效、廉潔”的政府價值觀,進而在政府層面形成共同的精神紐帶,為服務發展提供強大的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