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遵義市將繼續堅持產城互動、以產為主、城鄉一體,推動人的城鎮化,構建城鎮化發展新格局,完成城鎮建設投資1200億元,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這是記者從相關部門獲得的信息。
新型城鎮化是遵義市新的歷史時期的既定戰略之一,進入“十二五”以來,截至2013年,遵義市城鎮建設扎實推進,完成城鎮建設投資900億元,城鎮化率提高到41%;新蒲新區項目入駐與功能完善齊頭并進,“四橫四縱”主干路網和濕地公園等一批標志性工程建成投用,中建·幸福城等一批重大項目入駐并加快推進,中心城區城市拓展框架基本成形。縣城倍增計劃初見成效,保利·未來城等城市綜合體、茅臺等小城鎮加快建設;商品房施工面積2715.5萬平方米、竣工241.9萬平方米,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3.8萬套;人居環境不斷改善,狠抓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治理,中心城區空氣優良率98.9%,縣城以上飲用水質達標率100%,城鎮建成區綠化率34.42%;列入國家低碳城市、新能源示范城市創建試點,赤水河流域環境保護加強,人工造林45.4萬畝,治理石漠化面積160.4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51.24%;“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14.5萬戶;“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持續鞏固;新增35個國家級生態鎮和13個省級生態鎮,鳳岡、正安獲“全國生態文明先進縣”稱號,習水獲“國家衛生縣城”稱號;就業水平不斷提升,新增城鎮就業9.2萬人、創業實體2.9萬戶,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10.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96%;扶持微型企業2620戶,帶動就業1.55萬人;民營經濟市場主體達24萬戶,實現三年倍增;旅游基礎不斷完善,申報5A級景區1個,新增4A級景區4個、3A級景區3個,8家星級酒店試營業,榮獲“中國最佳旅游投資城市獎”,赤水入選“2013亞熱帶地區最美熱區生態城市”。
為進一步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今年遵義市正積極調研籌備召開全市城鎮化工作會議。圍繞中央關于推進城鎮化“三個1億人”目標,研究制定具體行動計劃,出臺推進全市戶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優化城市發展規劃,主動融入黔中城市群發展,加快中心城區建設,盡快啟動匯川至綏陽、新蒲至綏陽、湄潭至新蒲等城際快速通道建設,完善新蒲新區、南部新城、北部新城骨干路網和市政設施,推進新蒲新區“十大標志性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啟動“黔北城市群”規劃。積極探索推動“多規融合”,支持桐梓縣開展“三規合一”部級試點;扎實推進城鎮道路、供水、供電、供氣、排污、通信、防災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新增中心城區城市日供水能力20萬噸、日污水處理能力10萬噸,確保中心城區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和污水處理率達100%。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公交都市”建設。
同時,積極申報遵義成為較大的市。全力推進遵義縣、綏陽縣撤縣設區和桐梓縣、湄潭縣撤縣設市。加快縣域空間布局調整改革,全面完成撤鄉設鎮、鄉鎮撤并整合工作。積極爭取全國中小城鎮發展改革試點、省級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擴權強鎮改革試點。
(原標題:遵義市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