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8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劉延東:推動全民健身 建設體育強國
時間:2010-03-16 11:56:42  來源:中國政府網 

b09a015800fdacc2b2033c6cea678159.jpg

劉延東

    體育是社會發展與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國民健康素質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前夕,國務院正式頒布《全民健身條例》。這是我國第一部系統全面規范全民健身的行政法規,是體育工作特別是全民健身事業日益法制化、規范化的重要標志,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國民健康的高度重視和深切關心。在全運會50周年之際,舉國關注的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10月16日在濟南隆重開幕。這屆以“和諧中國、全民全運”為主題口號的體育盛會,將進一步激發人民群眾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和活力,掀起全民健身的新高潮。全運會開幕前,胡錦濤總書記親切接見了新中國體育發展60年來涌現出的優秀運動員和教練員代表、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代表及體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代表,并作了重要講話。講話充分肯定了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體育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和體育戰線作出的突出貢獻,勉勵體育戰線的同志們牢記肩負的歷史使命,全面貫徹黨的體育方針,大力弘揚偉大民族精神,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不斷提高競技體育水平,努力推動我國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指明了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方向,不僅對加強體育事業、提高國民健康素質具有重要現實意義,而且對于促進社會和諧、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也具有深遠歷史意義。

    新中國成立60年來,黨和國家始終十分重視體育事業發展,把體育運動與民族振興、國家昌盛緊密相聯。早在50年代初,毛澤東同志就題詞“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同志明確指出要把體育運動普及到廣大群眾中去,提高水平,為國爭光。《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頒布后,江澤民同志專門題詞“全民健身,利國利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去年,在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胡錦濤同志指出堅持以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全民族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為目標,進一步推動我國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

    60年來,伴隨著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中國從體育極度落后的國家發展成為舉世矚目的體育大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發展道路。廣大體育工作者懷著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對體育事業的無限熱愛,鍥而不舍,奮力拼搏,不懈追求,創造了優異的成績,書寫了動人的篇章。群眾體育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深入普及,國民體質和健康水平不斷提高;競技體育在國際賽場捷報頻傳,為祖國贏得了榮譽;體育產業逐步興起,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體育改革深入推進,對外交流日益拓展。特別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向世人展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和中國人民熱愛和平、文明友善、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風貌,在奧林匹克運動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回首60年,中國體育所創造的輝煌運動成績振奮人心,所形成的巨大精神財富彪炳史冊。今天,體育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體育本身。中國人民的身體素質和精神面貌發生深刻變化,社會主義中國日益繁榮昌盛,中華民族更加生機勃勃,都飽含著體育事業的卓越貢獻。中國以更加積極和自信的姿態融入世界,與世界有著更豐富的共同語言、更深厚的民間友誼,中華文化更加廣泛而深刻地影響到世界各國,也都飽含著體育事業的卓越貢獻。中國體育所承載的榮譽和驕傲、光榮與夢想,從一個側面展現了偉大祖國不平凡的發展歷程,是中華民族奮發圖強、努力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寫照。

    當前,我國現代化建設站在了一個新起點上,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全面小康必須全民健康,國民健康水平不高的國家不可能建設成為現代化強國。體育不僅直接關系群眾的身體健康、生活幸福和人的全面發展,而且對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是中國從大國走向強國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撐。要從戰略高度充分認識體育發展和國民健康的重要意義,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推進實施《全民健身條例》和舉辦全運會為契機,認真總結和發揚北京奧運會的寶貴經驗,在改革創新中拓展體育事業發展的新路子,在新的更高起點上創造體育事業的新輝煌。

    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努力提升全民族健康素質。體育是全民的事業,應當服務人民、惠及全民。過去我們把“東亞病夫”的帽子徹底地甩掉了,現在我們要讓國民體魄更加強健,身心更加健康。要把北京奧運會激發的群眾體育熱情保持下去,在中華大地掀起經久不息的愛國熱、體育熱、健身熱,讓運動精神為中華民族注入蓬勃生機和激情活力。要堅持以人為本,在群眾中大力普及健身知識,培養健身習慣,因地制宜地開展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群眾體育活動,讓體育走進社區農村,走進千家萬戶,走進群眾生活,讓熱愛運動、積極鍛煉成為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成為陽光健康的社會時尚,成為追求幸福和諧的有效途徑。要注重提高青少年體質,深入推進陽光體育運動,保證在校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讓廣大青少年充分享受體育帶來的健康和快樂。各級政府要把全民健身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大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力度,提供更多更好的體育服務,盡最大可能為群眾健身創造良好條件。

    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增強我國競技體育綜合實力。體育是不懈追求、永無止境的事業。要大力發揚中華體育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探索當代體育發展規律、完善科學的訓練方法,向著更高、更快、更強的目標邁進。要推動競技體育內部各門類均衡發展,優勢項目要自加壓力、鞏固提升,弱勢項目要敢于突破、加快發展,努力使關鍵項目和群眾喜愛的集體項目有一個嶄新的提升。要重視競技體育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關心運動員的長遠利益和全面發展,切實加強運動員生活保障和文化教育工作,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積極探索舉國體制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有效形式,充分調動全社會發展競技體育的積極性,形成團結奮斗、為國爭光的良好局面。

    大力發展體育產業,積極拓展體育發展新空間。體育產業是健康產業、朝陽產業,發展體育產業對于增強體育發展的活力、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次體育需求具有重要意義。要積極探索中國特色體育產業發展模式,形成門類齊全、布局合理的體育產業發展體系,壯大我國體育產業的規模和整體實力。當前,要把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轉化為發展體育產業的契機,增加大眾化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激發蘊藏在群眾中的巨大體育消費需求,讓體育產業在拉動經濟增長、解決社會就業、促進社會和諧中發揮更大作用。

    深化體育國際交流,發揮加深理解、增進友誼的重要作用。體育不僅僅是競技和比賽,也是傳遞熱忱、播種友誼的重要載體,是促進人與人、國與國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紐帶。要拓展體育對外交流的廣度和深度,創新交流方式和內容,積極履行國際義務,承辦和參與重大體育賽事,向全世界展示當代中國的世界眼光和包容胸懷,展示中國人民崇尚和平、建設和諧世界的真誠愿望,為提升國家軟實力作出積極努力。

    發展體育事業使命光榮,任重道遠。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銳意進取,改革創新,扎實工作,推動體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