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金:實施“四化”戰略 在推動經濟發展中創先爭優
時間:2012-02-08 09:58:58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作者:羅林法
為進一步增強區域中心城市綜合實力、全面塑造富有特色魅力城市形象、奠定區域性中心
城市發展基礎和發展后勁,江西瑞金市著力實施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生態化“四化”戰略,在促進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
調,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速增效中推動創先爭優。
大力實施新型工業化戰略,不斷提升區域性中心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把
發展工業作為產業發展的首要任務來抓,轉變工業發展方式,實現產業發展方式和招商引資方式的轉型,積極引進一大批重大產業項目,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優化升
級,建設“五大”(臍橙、油茶、毛竹、生豬、茶葉)產業基地,規劃“六大”產業園區,形成初具規模的工業產業集群,打造贛南東部贛龍鐵路線上的瑞金工業板
塊。充分發揮區位、環境、工業園區和生產要素成本較低的優勢,大力承接海西等沿海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著力扶持一批輻射帶動力強的企業。
大力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全面提高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城市化水平。牢
牢把握城市發展的客觀規律,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按照“三線連珠”、“四星拱月”、“多點支撐”的建設思路,建設一批統籌城鄉發展示范走
廊、示范集鎮、遠郊集鎮,形成相互連接、相互協調、統籌發展的新型城市拓展區域,打造成城市與鄉村完美融合的城市發展綜合體,不斷提高我市的城鎮化率,力
爭到2015年城鎮化率達到55%,社區居住率達到30%以上。一是堅持高起點規劃。始終圍繞工業新城、旅游名城、現代商城、生態綠城的城市定位,進行規
劃。堅持把科學規劃擺在首要位置,堅持在規劃的指導下開展城市建設。二是堅持高標準建設。突出城市個性,彰顯紅都特色,提高建設品位,注重城市色彩,以紅
色為主色調,綠色為背景色,建設一批地標性建筑,完善一批功能性設施,著力建設生態宜居城市。三是堅持高水平管理。以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雙擁模范
城和省級生態園林城市、衛生城市、文明城市活動為載體,建立城市管理長效機制,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大力實施農業農村現代化戰略,不斷夯實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發展基礎。圍
繞“人口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服務集成”的理念,按照“資產變資本、農民變市民、農村變社區、就業變創業”的思路,加快推進城鄉經濟發展、基礎設
施、就業社保、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一體化,促進城鄉經濟社會高度融合、共同繁榮和統籌發展。堅持從做優農業入手,繁榮農村經濟,加快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
整,大力發展開放型農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促進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標準
化、規范化和集約化,培植主導產業,創建農業品牌,大力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加快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的水、電、路、學、醫、通信等條件,著力改變農村貧窮落后的面貌。
大力實施發展生態化戰略,不斷提高區域性中心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按
照發展生態化的戰略要求,推進工業產業發展轉型、農業產業發展轉型、城鎮化建設轉型,實現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農村現代化與發展生態化“四化”統
籌協調發展,形成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局面。尤其在工業化進程中,大力發展無污染、少污染企業,加強企業管理,倡導清潔生產,避免走“先污染、后治
理”的路子。大力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提升高技術產業,限制耗能、高污染工業的發展,從根本上轉變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難循環、低效率、非生態的
增長方式,走經濟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發展道路,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的良性循環,用一條條生態鏈串起新型工業化“黃金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