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處在經濟結構轉型關鍵時期的中國而言,明年的資本市場機會也將愈發難以把握。在全球性經濟危機沖擊下,變革的痛楚可能超出預期,但是結構轉型期的機遇依然存在。從市場主流的觀點來看,明年消費和新興產業仍然是市場關注重點。
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明年的中國經濟定調,中國仍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不變。在保增長的主基調下,明年經濟回落速度依然可控,但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及資金面壓力不容忽視,市場仍將以政策推動下的主題性投資機會為主。
華泰聯合首席策略分析師穆啟國表示,經濟下滑使得周期行業超額收益難超預期,持倉集中和較高超額收益使得穩定消費超額收益回落,行業輪動作用減 低,優質資產公司將獲得溢價。戰略性新興產業2012年仍難有整體行情,更多的機會是政策推動的主題性機會和自下而上的結構性機會。
東方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邵宇認為,在明年以及整個“十二五”期間,新的三駕馬車發動機整裝待發:一是以深度城市化替代傳統城市化;二是以大消費和消費升級替換消費不足;三是以人民幣國際化替換一般貿易出口。這其中包含著大量可供布局的投資機會。
大消費類和新興產業,作為經濟結構轉型中的亮點,其近年來的投資機會有目共睹,在明年結構轉型的關鍵期,其良好的投資價值依然被市場推崇。
邵宇認為,在明年上半年流動性改善初期下,應堅持以主題投資為矛博取絕對收益,核電核能、節能環保、鐵路運輸重載化等主題是不錯的選擇。在通脹 下行時,可以中檔消費為盾守住相對收益,尤其是各消費板塊中的中檔消費品種,如便捷酒店、中檔餐飲等。下半年周期股將有所表現。當新政治周期啟動后,水泥 建材、工程機械、保障房值得關注;進入新增長周期后,醫藥、科技、環保等,還有深度城市化主題受青睞。
穆啟國表示,從遠期成長驅動力來看,消費和新興產業仍是長期超額收益來源。從內需宏觀驅動力看,通脹和流動性企穩利于消費股超額收益提升;從外 需宏觀驅動力看,美國經濟領先指標好轉,將帶動科技股超額收益上升。主題投資上,穆啟國側重戰略新產業、農業科技化及并購重組。從戰略新興產業看,節能環 保包括污水及固廢處理等;高端裝備傾向數控、液壓、軸承等核心零部件;生物醫藥集中在特色中藥及行業整合類題材龍頭;新能源則以新能源汽車及風電光伏設備 為主。農業科技化方面,生物育種、緩控釋肥、測土配方施肥、冷鏈物流、動物疫苗等是不錯的選擇。并購重組方面,則落在了地方國資整合。其中上海、重慶、西 安、江浙、廣東、廣西等地國資整合需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