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武強在出席2020中國國際一流綠色智能礦山建設高峰論壇時發表演講。他認為綠色礦山建設勢在必行,未來應該進一步完善綠色礦山評價三級指標,同時建議要大力宣傳綠色礦山建設不是只投入無產出的事情。
武強指出,不能否定礦業開發的貢獻改革開放40多年,我國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這與礦業工程的貢獻是密不可分的,特別是在一些西部省份,可能全省GDP的80%至85%都是礦業工程貢獻的。不能因為礦業開發造成了一些環境擾動、破壞等負面影響,就否定礦業在整個國家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他同時強調要站在科學角度,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礦山開發的目的是獲取資源,提高人類生存質量,但有相當數量的礦產資源在其開發利用的全生命周期過程中,造成難以彌補的資源浪費和生態環境破壞,導致了一系列嚴重的礦山環境問題,綠色礦山建設勢在必行。
武強認為,目前我國綠色礦山建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綠色礦山建設基礎薄弱,建設水平不平衡,存在礦山全生命周期的循環經濟思維問題。未來應該進一步完善綠色礦山評價三級指標,例如,要將安全問題、尾礦庫問題、“三率”問題要加進評價指標。為此,他建議,要大力宣傳綠色礦山建設不是只投入無產出的事情。進入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名錄后,可享受優先劃撥礦產資源、土地,優先銀行貸款、財稅與金融政策。如果連續進不了名錄,企業具有撤銷采礦許可證、無法進行合法生產的風險。還要對綠色礦山的經濟性評估機制進行研究,探討解決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這兩個看似矛盾的問題,加強科技創新,加強制度創新與技術標準規范制定研究,加強企業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