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8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愛恨糾結“北上廣” 大城市十萬年薪難留白領
時間:2011-06-14 10:25:36  來源:上海金融報  

  從近年來一線城市房價的持續高企開始,大城市白領們的優越感、歸屬感、安全感也在逐步消退。而2010年更是通脹加速的一年,大城市生活成本不斷抬高,壓力大、強度高、焦慮多等話題,更是頻頻出現在辦公職場、朋友聚會、家庭糾紛和各種媒體報道中。在越來越多的討論中,人們開始質疑在大城市生活是否還存在幸福感,同時,一種大城市人才的“擠出效應”也開始顯現。

  歲末年終,網友們又開始照慣例“曬年收入”。在一眾“曬”帖中,一位上海網友的帖子引來諸多“共鳴”,因為他在帖子最后寫道:“除去開銷,一年能有存款54000元,而今年年末上海房屋均價已經突破每平方米24000元大關,因此折合成房子,就是約兩平方米。”

  記者在帖中了解到,這位網友2008年畢業后在IT行業工作,目前稅前年薪11萬元,薪資水平在大學同學中算是中等以上,而生活開銷在“同一個收入水平的同學中算是很節省的”。

  他這樣記述自己一年的收入與開銷:每個月,房租750元、水電煤50元、手機話費100元、購買電子產品月均300元(包括筆記本電腦、手機等)、生活用品100元、交通費200元、衣服鞋子200元,加上其他開銷,每個月開銷總計3100元。這樣算下來一年可存54000元,折合上海市區的房價,就是“約兩平方米”。

  對這份賬單,不少網友認為“很靠譜”,還有很多網友在回貼中感慨“要是因房價問題混不下去,就離開大城市吧?!?/p>

  大城市十萬年薪難留白領

  韓聰是吉林長春人,大學畢業后,他很幸運地在上海找到了和自己專業對口的單位和職業,成了一名航空公司的簽派員。

  生活在大城市,工作在國企,有十萬以上年薪,這讓韓聰成為眾多同學羨慕的對象。同樣,韓聰高高的個子和出眾的外表,也引來很多異性的愛慕。但在上海工作近6年,他卻始終沒有談女朋友。問及原因,他向記者表示,雖然每月有一萬元左右的收入,但除去房租和生活開銷,幾年來所攢下的錢始終不夠在上海付買房首付款,所以他一直不敢談女朋友。“我打算再多攢幾年錢,在老家長春買房子,將來離開上海?!表n聰對記者說。

  不僅僅是單身青年,有些已經在上海成家的高薪白領,由于大城市的壓力太大,也打算選擇到二、三線城市重新發展。

  小畢夫妻倆都在知名國企工作,小兩口的年薪都是每年要“報稅”的。然而,平靜的生活在孩子降臨之后被打破?!爸百I的是一個70多平米的兩房,但是孩子一出生就覺得特別局促?!毙‘呎f。雖然小畢夫妻現在把孩子放在老家撫養,但由于雙方都是獨生子女,今后總要考慮雙親的贍養問題。即便接一方父母來上海,都意味著必須要再買一套房子。而買下一套新房的預算高達150萬元,如果是貸款買房,月供至少六七千元。即便高薪如小畢夫妻,也是不堪重負。

  今年元旦的時候打電話給老家的同學拜年,讓小畢夫妻動搖了繼續在一線城市發展的決心?!昂鸵郧暗母咧型瑢W、大學同學相比,他們都有房有車,住的房子面積是我的好幾倍,壓力又沒有那么大?!毙‘叡硎?。于是,小畢開始在老家為自己聯系工作,打算干到春節就和妻子辭職回老家。

  高房價、高生活成本對白領階層的擠出效應,并不僅限于上海。目前,諸多一線城市房價和生活成本的上漲,降低了部分白領立足一線城市生活的可能。同時,隨著近年來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在大城市能買到的東西、能享受的服務,如今在許多中小城市也能找到。再加上中小城市房價較低、交通不堵等令人羨慕的優點,也讓更多的人開始理性思考,不一味留在“北上廣”掙扎。

  廣州市社科院研究員彭澎指出,目前,大城市的高房價、高生活成本、高壓力已逼走了一批知識分子?!按蟪鞘械臋C遇更多,所以很多人舍不得離開,但發展下去又看不到前景,導致不少人都很彷徨?,F在已有一些人開始撤離大城市,而更多人還在猶豫中,心有不甘。如果大城市高房價勢頭繼續的話,還將有更多的人選擇離開。”

  回老家畢業生無奈選擇

  張子玉是上海某師范學校的在讀研究生,大學畢業時,她曾在一家單位實習了一段時間,當時的實習工資是2000多元,幾個月轉正后,工資翻倍。但在單位工作的這段時間,房價的漲勢卻更迅猛。“我的父母是工薪階層,我根本不敢想在上海買房子,只能租房子住,但是每月租金就是我一半的工資,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時間也要一個小時左右。上海人才濟濟,感覺自己沒有前途,也看不到錢途?!睆堊佑駥τ浾哒f。于是,一年后她考了研。

  “研究生畢業后我是一定不會留在上海的,我也沒有能力接父母來上海,碩士學歷可以進老家的師范類院校教書,工作也相對輕松,我父母也經常勸我回去?!?/p>

  與往年挖空心思想留在大城市找飯碗相比,如今的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觀念也日趨理性。

  一份針對杭州某知名高校法政學院法學專業的兩個畢業班52名學生就業意向的調查顯示,該專業一共45個浙江學生,除了3個杭州人,其他清一色都選擇回老家工作。

  “現在,一個人在外地打拼的生活成本太高了,回老家找工作也好,創業也好,都會輕松不少?!币粋€學生深有感觸地說?!皬娜ツ觊_始到今年年初,大大小小有很多招聘會,但因為心里已經打定了回老家的主意,很多同學基本就不去了?!蓖瑫r,記者也了解到,同往年相比,滬上高校的很多畢業生也選擇了“離滬”就業。據復旦大學的最新就業數據顯示,盡管畢業生“戀滬”情結依然濃重,但隨著學生擇業的日益理性及在滬生活成本進一步提升,江浙地區、廣東、北京對復旦畢業生的吸引力逐漸加大,2010屆畢業生較2008屆留滬人數下降455人(部分轉向出國深造),留滬比例下降了4.1%。

  人力資源專家認為,大學生就業回歸理性的現象,一方面會造成大城市的人才流失,另一方面也會“逼迫”企業轉型升級?;氐蕉?、三線城市并不代表就回不了大城市,通過創業還可向一線城市進軍?!罢婀Ψ颉本褪菑臇|莞走向全國,“雅居樂”也是從中山走向全國的。到二、三線城市尋找新的起點,或將成為新的就業路線。

  二三線城市有人歡喜有人愁

  汪飛在重慶的一家銀行工作。大學畢業時,由于不想成為房奴,面對高生活成本的上海,他毅然選擇了回重慶老家。名牌大學的學歷,熱門的專業,出色的成績和上海大公司的實習經驗,讓汪飛很快找到了工作。很快,他在重慶的中心城區買了套160平方米的大房子。最近他興奮地把自己剛剛裝修好的新房放在網上曬?!昂廊A的裝修,優美的小區環境,讓我很多上海的同學都羨慕極了?!弊屚麸w更加欣慰的是,他所在單位的工資水平并不比在上海同系統的同學低,而且福利水平很高,過去一個月已經發了不少蛋糕票、公園票、電影票、餐飲票等。

  但和汪飛相比,有些回到老家的上海畢業生卻沒有那么幸運。一位在上海某大學的往屆畢業生對記者表示,“由于上海房價太高,我畢業的時候選擇回老家發展,但整整一年的時間我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現在勉強找份工作,但和自己學的專業不對口,不能學以致用,相比之下,留在上海的同學,工作機會就會多很多。”

  對于這種放棄一線城市選擇二、三線城市的現象,一些白領表示反對,而另一些白領表示贊同和羨慕。

  多數反對者認為,不會選擇二、三線城市的最重要原因是“回老家能干什么?”?!爸行〕鞘械尼t療、教育相對落后,很多民營企業運營流程也不夠正規?!币晃簧虾0最I說。

  贊同者則認為,一線城市的機遇雖多,但人力資源也相對集中,競爭激烈,個人發展前景并不明朗。二三線城市的生活成本低,壓力也相對較小,可以生活地更幸福。

  專家表示,如果中小城市也能提供良好的就業或創業機會,能為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空間和相應的待遇,相信會吸引更多人選擇再去中小城市。

  大城市、小城市加大保障協調發展

  日前,上海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建設委員會對2000個中等收入者的調查中,認為房價特高、太高、偏高的比例達98%;表示只能承受1萬元/平方米以下房價的比例達到80%;購房出資靠上兩代長輩資助的占46%,完全靠自己收入積累置業的僅為3%。對于住房月供還款和租金占收入比重,81%的人按揭還款占到收入的1/3。

  高企的房價對中等收入人群,特別是青年人才的“擠出效應”越發顯現。上海市政協調研顯示,新上海人中有14%因房價和市場租金過高而打算離開上海。中科院上海分院和上海市社科院統計顯示,因為住房壓力,這兩年至少有30%的青年科研精英離別上海。目前針對低收入人群住房難的問題,上海已出臺了“廉租房”及“經適房”等政策來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安居,但由于政策門檻的問題,中等收入人群很難享受政策,而其收入水平又很難承受目前高昂的房價,被稱為“夾心層”的中等收入群體安居問題日益突出。

  記者了解到,高房價傷害的不僅僅是普通老百姓,一些企業也紛紛叫苦。“目前我們公司高新技術人才的流動性很大,核心問題就是住房成本節節攀升。”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監表示?!耙宰》繛榇淼纳畛杀镜奶岣?,已經超過了企業能夠向員工提高薪酬待遇的增長速度?!睂<曳治觯沁@個原因導致大城市對人才吸引力的下降。

  有專家表示,以德國為例,近幾十年來,德國的房價一直沒有大的波動,這不僅是因為德國有一套出色的住房制度,也與德國的城市化進程密切相關。目前,德國有60%以上的人居住在小城鎮中,而不是大城市。小城鎮同樣為德國人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機會和物質、文化生活。人們不必全部涌入大城市也能獲得發展,這對減輕大城市的人口壓力和房價上漲壓力效果明顯。

  因此,不妨轉換一下思路去治理高房價、交通擁堵等大城市的“城市病”,通過大力發展中小城市,充分發揮中小城市的優勢,讓它們具備與大城市一樣的吸引力。未來的城市化道路應當向中小城市傾斜,著力完善中小城市的功能和城市環境,進一步增強吸引優質投資的能力,并通過支持就業、扶持創業的舉措,增強吸引人才的能力。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