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被看成是繼蒸汽機、電力和互聯網之后的第四次技術大革命。2018年,區塊鏈概念誕生十周年之際,人們對區塊鏈的熱情突然爆表,并不完善的技術,被吹得云里霧里。效仿“互聯網+”已經廣泛應用到各行各業,很多行業也開始熱烈地討論“區塊鏈+”;資本市場在爆炒,A股市場區塊鏈成為一大炒作題材,一些宣布了區塊鏈計劃的公司紛紛暴漲,有些甚至被封在漲停板上。
作為專注于中國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的機構,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也在積極探索:區塊鏈這個新一輪風口可能帶來的城市化前景,尤其是區塊鏈技術能否應用到智慧城市建設中。
區塊鏈技術當前最主要的應用是比特幣,街頭巷議的區塊鏈創富傳奇,甚至吸引了買菜大媽涌入。在筆者的故鄉,一個五線小城鎮,親戚們在微信群開始討論起區塊鏈技術,因為當地有些打著電商平臺和區塊鏈旗號的資金項目正在拉人頭。區塊鏈在有些三四線城市、五六線城鎮,成為金融傳銷的遮羞布。這種金融傳銷的偽區塊鏈技術,是當前的值得警惕的。
隱蔽而瘋狂的虛擬貨幣市場
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這年10月31日,一個自稱名叫“中本聰”的人在一個密碼學郵件群組中發出電子郵件,宣稱,“我一直在研究一個新的電子現金系統,這完全是點對點的,無需任何可信的第三方。”他推出了一個以比特幣為交易貨幣的新體系。而區塊鏈,就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
百度上關于區塊鏈的正式解釋非常專業晦澀: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算法。
簡單的說,區塊鏈就是一種全民參與記賬的方式,所有的記賬背后都有一個數據庫,你可以把數據庫看成一個大賬本,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在互聯網上進行種種的交易、支付或是收取貨幣,那么在過去,我們所有交易都要借助一些平臺,比如說,你在淘寶買部手機,他把錢交給支付寶,支付寶收款后通知賣家發貨,賣家發貨后,你確認收貨,支付寶把錢打給賣家,所以淘寶、支付寶,成為我們交易環節必不可少的環節,但是有了區塊鏈以后,我們所有的交易行為都會形成一個電子合同,你在互聯網上交易的每一分錢,都會被記錄,從此它在互聯網世界的每一次交易都會清晰的被追蹤出來,也就是說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未來的互聯網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去中心化的世界。
2009年,不受央行和任何金融機構控制的比特幣誕生。其基礎技術就是區塊鏈。最早的比特幣產生價格是在2010年,美國一程序員用一萬枚比特幣換了兩張價值25美元的披薩券,這是比特幣第一次有了價格。在2010年的時候,比特幣只要0.003美元一個。也就是說2010年,1萬元人民幣買入比特幣,那么你現在將擁有100億元!七年之間,比特幣價格翻了約100萬倍。
就在今天的中國,樓市的瘋狂之后,很多人都渴望在比特幣和區塊鏈熱潮中,攫取一筆“新時代的紅利”。當今全球的比特幣炒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比例占到了85%,八成的比特幣資源掌握在5%的大炒家手上。
區塊鏈,陰謀還是機會?
比特幣剛誕生時一文不值,它由一個自稱中本聰、自稱居住在日本的37歲神秘男子發明。它本來是一個數字,是一個源代碼,通過一套編碼算法產生。通過區域鏈技術,設置總共能產多少幣,每天產的有一個計算公式,每4年遞減,到后面挖的會越來越少,因為總量是固定的。那時候玩比特幣的主要是一些游戲玩家、極客、加密學學者。
從2010年開始,比特幣具成為數字貨幣。它可以用來兌現,可以兌換成大多數國家的貨幣。使用者可以用比特幣購買一些虛擬物品,比如網絡游戲當中的衣服、帽子、裝備等,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現實生活當中的物品。與大多數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
比特幣作為虛擬貨幣的代表,開始風靡全球。西維吉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喬•曼欽(Joe Manchin)2014年2月26日向美國聯邦政府多個監管部門發出公開信,希望有關機構能夠就比特幣鼓勵非法活動和擾亂金融秩序的現狀予以重視,并要求能盡快采取行動,以全面封殺該電子貨幣。
蹊蹺的比特幣使坊間出現一觀點:比特幣是美國針對中俄等國的陰謀。
2017年9月,中國開始全面嚴控比特幣,但在歐美日如火如荼,比特幣價格反而漲上了天,這像是在有意識的掌控未來數字貨幣的話語權與主導權。
歐洲比特幣交易網站Bitstamp最新報價,北京時間11月28日下午2點,比特幣價格突破9832美元,比感恩節之前又上漲了超過15%,直逼1萬美元大關。
比特幣已經到了歷史最高價,創新高就跟玩兒似的。跟2017年年初相比,比特幣價格翻了3番。8年時間,比特幣漲了將近800萬倍。30枚比特幣可以換一套歐美的房子,豪宅大概要3000個比特幣。
中國嚴控比特幣交易,但美國CNBC電視臺報道,感恩節期間,美國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Coinbase激增10萬用戶,總用戶數達到1310萬。去年11月,交易所用戶數490萬,一年時間翻番。
還是美國CNBC報道,2017年9月份,德州奧斯汀出現美國第一個用比特幣購房的實際案例。買家從事高科技,賣家是專門按客戶要求建房的建筑商。買家通過比特幣支付服務提供商BitPay,把比特幣換成美元,買了一幢新的獨立屋。
澳大利亞立法免去比特幣雙重稅收;今年4月,日本正式宣布比特幣合法化,并在國內大力推比特幣支付;韓國的比特幣交易量一度重進世界前三,比特幣合法化已被提上日程。
9月底,澳大利亞邊上、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宣布,接受以比特幣為支付方式的投資移民。投資者需支付28萬美元,按今年的價格算,大概需要28個比特幣左右。
美國已經在規范數字貨幣,這是正規化的第一步
比特幣不僅可以購物,交易,繞開外匯監管,洗錢,美國還在稅收制度上加以規范。
2014年,美國國稅局(The Internal RevenueService)發布了對于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的指南。根據該指南,如果用比特幣等數字貨幣購買商品和服務,就會有增值部分的稅收問題。比如,你打算用比特幣買房或其他任何東西,因此事先兌換了價值100萬的比特幣,兌換完之后到用比特幣買房或其他東西期間,如果比特幣增值了,增值部分就要交稅。
美聯儲打壓比特幣,可能性不大。數量有限的比特幣還不會沖擊美元的穩定,美國監管層正在給比特幣“變性”,比特幣,盡在掌握。
美國商品期貨委員會(CFTC)和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都會監管比特幣,一個是作為大宗商品,另一個想作為證券。2015年9月,CFTC發布文件,首次把比特幣和其他虛擬貨幣合理定義為大宗商品,與原油或小麥的歸類一樣。
監管不一定是壞事,意味著對數字貨幣的認可。
比特幣的期貨交易順勢而來。12月10日,芝加哥商品期貨交易所將推出首款比特幣期貨合約。
對比特幣的價格測試,衍生品的測試,對比特幣的規范,一一進入流程,你要說這后面沒有一只手,誰信?
嚴厲打壓比特幣的是中俄等國家,這些國家最近十年黃金儲備多,以黃金作為貨幣定心錨之一。美國等國恰好相反,美國希望用數字貨幣取代黃金的定心錨作用
在測試數字貨幣是否能夠成為定心錨,黃金已經被拋棄,跟上世紀70年代一樣瘋狂上漲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從2008年以來,不管利率跌漲,黃金區間震蕩。
10月10日,俄羅斯財政部長安東•西盧阿諾夫宣布,俄羅斯將加強對加密貨幣的監管,將規范加密貨幣的發行、挖掘及流通過程。同時,俄羅斯擬推出國家數字貨幣——數字盧布(CryptoRuble)。
比特幣等數字貨幣有可能是美國的國家項目,是另一個新貨幣轉型時期。其意義,可以跟布雷頓森林體系相提并論。
央行參事盛松成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作為最主要、著名的區塊鏈技術載體和應用,比特幣是全球化的區塊鏈資產,可以在境外或地下交易,的確應該進一步規范虛擬貨幣的交易。”同時,他也強調,任何虛擬貨幣本質上都不是貨幣(法幣),技術的進步確實會促進人類社會進步、制度改革,但技術不能替代國家的經濟政策。
在GMIC全球區塊鏈峰會上,快的打車的創臺人、轉戰區塊鏈領域的網紅陳偉星,被問到未來區塊鏈到底是誰的機會時,他認為未來區塊鏈會給三類人:1、希望解決問題的人;2、光著腳,沒有思想與道德包袱的年輕人;3、善良的人,區塊鏈可以解決貧富差距,但如果沒有善良的想法,很容易演變成炒幣與割韭菜。
誰會成為區塊鏈新一輪爆發領域?
在新金融100人主題論壇上,百度區塊鏈實驗室負責人肖偉表示,區塊鏈爆發的領域并不一定會在金融領域。那么,誰會成為區塊鏈新一輪爆發領域?
區塊鏈技術作業一種分布式賬本,有人認為現在處于互聯網1.0時代。20年前,互聯網技術的1.0及2.0時代,我們對于互聯網的認識也只局限于能夠發送電子郵件。但到了互聯網3.0時代,人們深刻認識到互聯網其實就是高效率信息傳輸的工具,萬物互聯的概念也逐步深入人心,于是有了現在無所不能的互聯網世界。
對于普通人,大家也許關心的是區塊鏈技術能叫餐嗎?能打車嗎?能買東西嗎?能聊天嗎?能支付嗎?能導航嗎?……但也許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成熟,它的應用能夠讓我們的世界變得很不一樣。
2000年左右,網易在互聯網泡沫破滅的時候,股價曾經跌至幾十美分,而幾年后,它又回到了70美金。這是互聯網時代最典型的形態——趕潮,退潮,把裸泳的丟出去,再趕潮,再退潮,再把裸泳的丟出去……
區塊鏈有幾個重要特征:完全點對點,沒有中間方;信息加密,注重隱私;交易可追溯;所有節點信息統一,交易不可篡改(修改一個節點信息,需要其他節點共同修改)。
信息專家們把區塊鏈稱為是創造信任的機器。他們描述了在不久的將來會出現的景象:所有的電子合同嵌入數字代碼,并存儲在透明的共享數據庫里,在那里,他們被保護,永遠不被刪除、篡改和修訂。在這個場景中,我們每一個人在互聯網世界里進行的每一份協議過程,任務和付款都將可以被識別、驗證、存儲和共享。筆者認為:如果區塊鏈這方面的技術能夠成熟化,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是有前景的。繼“互聯網+”之后,“區塊鏈+特色小鎮”、“區塊鏈+美麗鄉村”、“區塊鏈+智慧城市”都將大有作為。
很多時候,當我們看不清未來的時候,不妨回顧下歷史,看著早年的互聯網。而對于區塊鏈的技術研究,對于它在媒體、城鎮化、美麗鄉村、智慧城市的應用研究,也許很有必要、而且時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