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維護自身權利,遭毆打“開除”
昨天上午,在常州武進鳴凰街上,記者看到了小潘、小張、小崔、小嚴、小武等5名外來務工人員,他們的衣服看上去很臟,其中一個還穿著拖鞋。 小潘介紹說,他們都是今年剛到常州武進德雅亞瑟服飾有限公司打工的,有的人是今年元月5日來常州,有的人是今年二三月份來常州,他們做的都是紡織工。小潘說,他是班長,待遇比其他幾個人稍微好一點,但他們的工作量都非常大,比如,他自己月工作28天,每天工作12小時,每月工資2500元。另外有的人每月工作25天,每天工作12小時,還有的每月工作30天,每月工資只有1487元。同時,他們都簽訂了勞動合同,但合同只有一份,并且這份合同保存在老板那里,他們想拿來作為維權證據,老板不僅不給他們,還將他們趕出了公司。
“就在5月3日,我們又找上門去要求看勞動合同時,老板親自帶人毆打我們。”小潘稱,至今他被打傷的眼睛還是青紫的,隨后,老板將他們趕出了公司,公司還在大門顯要處貼出告示,罰小潘2000元,理由是他帶頭鬧事。如今,他們5人四月份的工資一點也沒有拿到,就被趕出了公司。
無奈流落街頭,多方求助無果
“老板將我們趕出公司后還揚言,見我們一次就打一次。”小嚴稱,被趕出公司后,他們宿舍里的行李也沒法拿到,只能在街頭四處流浪。他們都是只身一人從老家來常州打工。因為吃住都在紡織廠內,每個月一拿到工資后,他們就將大部分打工所得寄回家,僅留下少量的零用錢,身上的錢不允許他們去住賓館,吃飯也只要湊合著吃一點就行。更讓他們擔心的是,為了防止被老板發現再次挨打,他們只能找一些偏僻的街頭或者路邊,一蹲就是一整夜,有時逛累了就是隨便找個地方打個瞌睡。為了不讓家人操心,他們更是不敢打電話回家要錢。
“一個大老爺們在外打工還朝家里要錢,實在張不開口。”小武頭發蓬亂,眼睛里因為熬夜而充滿了血絲,他表示,無論如何,他也不想因為自己一個人的事情,而讓一家人都為他操心。小武等人表示, 為了維護自身權益,他們一行五人向當地工會部門反映,而工會相關工作人員找上門時,企業負責人不是以出差為由加以拒絕,就是以忙為由回避。盡管他們被打后報案,但當地派出所民警到達現場后,因為是經濟糾紛引發的,民警建議他們找勞動部門。隨后,他們來到了武進勞動局,武進勞動局的工作人員又叫他們到鎮上,讓他們去找湖塘勞動所。
老板辯稱:是工人先挑起事端
小潘等人訴稱,現在是法治社會,工廠不替工人繳納相關保險,本身就是違反勞動法,工人一個月工作28天,企業可以不承認;工人一天工作12小時,沒有加班費,工廠也可以否認,但常州武進德雅亞瑟服飾有限公司有沒有替所有的工人繳納保險,有沒有按照最低工資標準執行,只要調一下資料后就一目了然。他們將問題反映到湖塘勞動所,勞動所一位工作人員打電話給常州武進德雅亞瑟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黃某后,就說按照廠紀廠規處理,并幫助協調解決工資,但發放工資也要等到5月25日。
“勞動法規定,企業辭退員工應該將工資結算清,但工廠不執行,是廠紀廠規大,還是勞動法大?”小潘等人向勞動所工作人員質疑時,該工作人員竟說“勞動法沒有用”,小潘覺得很荒唐,他還對該工作人員這句話錄了音。
隨后,記者聯系上了常州武進德雅亞瑟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黃某,黃某簡單地表示,事實并不是工人所說的“要社保被打”那回事,對于打人的具體原因、是誰打人、工廠有沒有替工人繳養老、醫療等社保問題,黃某以自己正在忙為由匆匆掛斷了電話。昨天下午, 黃某又致電記者稱,關于打人一事,雙方當時有爭執,小潘等人爭搶合同,并想撕毀合同,是工人先挑起事端,在此過程中,雙方有推搡等肢體行為,企業也有人員受傷。“員工是企業的財富,我沒有人說見一次打一次的之類的話。”黃某稱,為了留住工人,企業要求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小潘等人不愿意,對于社保,企業的方式是按照計件方式,從工人的每個工件上扣除一定費用,如果勞動部門不來查的話,錢就反還給工人;如果勞動部門查的話,工人還要把這部分錢上繳上來。 黃某還表示,關于工資結算,每個月25日,企業發工資,到時,可以將錢打到他們卡上。關于要求工人簽訂自愿不繳納社會保險,雖然知道不合法,但根據目前紡織行業的現狀,企業也沒有辦法。
勞動所:不繳納社保是普遍現象
記者聯系了湖塘鎮勞動所,該勞動所一位姓尚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潘等人前不久確實也到過他們所里,后來經勞動所調解,黃某答應支付小潘等人四月份的工資,但要到本月25日才能把錢給他們。至于為什么打人,黃某則稱是小潘等人先動手他們被迫還手才造成的。
對于紡織行業不為工人繳納社保的行為,這位工作人員表示,不可能全部按照勞動法執行,如果真的嚴格按照勞動法來的話,武進地區大部分紡織企業用工都不規范,常州武進德雅亞瑟服飾有限公司有很多工人工作了很多年都沒有繳納社保。除此之外,小潘等人在進廠之前與企業簽訂了承諾書,承諾是自愿不繳納社保。“雖然從勞動法來說,這個承諾書本來就不合法,但是,不繳納社保是個普遍現象。”這位尚姓工作人員表示,今年年初,紡織企業普遍遭遇了民工荒,很多企業為了及時開工,都使出了這招。而工人為了能夠工作,也就自愿地簽訂了承諾書。尚姓工作人員表示,小潘等人是自己離職,他們沒有提前申請,結算工資也只能按照企業發工資的日期。他最后還表示,湖塘勞動所也只是基層單位,平時主要任務是負責調解勞資糾紛,小潘等人可以向勞動局反映,武進勞動局才有權立案查處企業違法用工行為。
昨日中午,小潘等人無奈地乘車離開了常州,他們表示,他們不可能為了一個月工資再等上一個多月時間,即使等到了工資,如果按照廠紀廠規扣除扣罰的錢,他們的工資已經所剩無幾,為了生活,他們實在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