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近日,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在2015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紀念大會上說,要以生態文明理念為指引,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更好地發揮生態保護與污染防治的協同效應,努力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生物多樣性是寶貴的自然財富,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是生態文明水平的重要標志。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是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提高資源環境承載力、實現永續發展的有力保障。”陳吉寧說。
1994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設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活動的主題是“生物多樣性促進可持續發展”,旨在以保護資源永續利用和社會可持續發展,造福全球民眾。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將其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發布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啟動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中國行動”。目前,全國保護網絡基本形成,各類陸域保護地面積約占陸地國土面積的18%,提前完成了到2020年達到17%的目標。
“在取得積極成效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生物多樣性退化的總體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仍面臨嚴峻挑戰和艱巨任務。”陳吉寧說。上個月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為進一步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帶來了新機遇。
陳吉寧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要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監管;理順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體制機制;全面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加大宣傳教育和公眾參與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