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城市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
建設“腳印城市”,不僅僅要合理分配路權,打造暢順的公交系統,還需在城市規劃建設的方方面面下工夫。目前,我市已對現有的不適應“腳印城市”的理念規劃進行修改,無論舊區改造還是新區發展,都要貫穿“腳印城市”理念。
2015年1月9日,市政府頒布《湛江市建設腳印城市實施方案》,提出八大行動計劃,為建設“行人優先、公交優先”的城市公交系統,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構建“腳印城市”整體框架和方案。一是編制了《湛江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明確以“腳印城市”為核心的城市交通發展方向。二是建設以軌道及公共交通為主的公共交通體系,形成系統完整、高效銜接、多元換乘、便捷可達的公共交通系統。三是編制《湛江市軌道交通專項規劃》,建立大運量快速公交系統。四是編制《湛江市中心城區TOD專項規劃》,提高公交系統的吸引力,促進城市與交通的可持續發展。
針對城市街道,我市將開展完整街道概念設計改造工程,優化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路權;營造連續、活力的街道界面和宜人慢行空間。同時,我局開展的《湛江市城市慢行系統規劃》編制工作,將對城市慢行空間進行網絡化整合,編制公共自行車(電動車)線網規劃,保留和擴大城市道路上的自行車道(電動車道)和步行道,結合投入使用的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構建慢行綠色交通出行體系;加強生態廊道、城市綠道與慢行步道系統的結合,完善城市綠道網絡體系,實現城市綠道、社區綠道與區域綠道的銜接互通,建立功能完善、結構合理的綠道網絡體系,創造適宜低碳出行的環境。
我市開展的《湛江市建設腳印城市規劃標準與技術導則》制訂工作,致力于打造緊湊型的活力街區,讓街區充滿商業氛圍,市民在這里可以聊天、休閑、看書和喝咖啡等,不用開車,在步行可及的范圍內,就能夠滿足基本的生活娛樂功能。
下一步,還將著手老城區的改造,將霞山東堤路、漢口路、青島路片區法式風情街、赤坎“三民路”片區,打造為更適合步行的活力街區,通過完善街道功能,營造宜人的街道空間,讓人們感受到城市的人文和商業魅力。同時,將整治城市的退縮空間,強化社會開放通達,開辟社區間公共通道,讓退縮空間更加公共化、開放化、共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