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國際花園城市”、“聯合國人居城市”等眾多榮譽的大連,有成績,也有挑戰,未來該怎么建、怎么管,大連市城建局局長馬成恩日前接受了本報專訪,詳細講述了這份工作的理念、行動以及目標。在馬成恩看來,直面問題,科學規劃,國際眼光,將是大連未來5年努力的方向。
目前,遼寧沿海經濟帶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大連市作為這一經濟帶的龍頭城市被賦予新的使命和內涵,可以預見,未來我市的城市發展將實現跨越式提速,這就對城市建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今后我市的城市建設管理一定要在堅持已有科學理念、先進理念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理念指導實踐的步伐、提升行為實踐的速度、提高城市建設管理的效率,要以超前眼光、國際化視野、現代化手段,全方位、立體化推進大連城市建設,積極打造東北亞國際城市和生態宜居城市。 ” ——馬成恩
【理念城建】
未來城建管理將秉承“16字”
晨報:近年來大連市市容市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未來城市的建設管理遵循什么理念?
馬成恩:理念是行為的選擇,行為背后是理念,有了先進科學的理念,才有可能去選擇適合理念的有效行為。近年來,我市城市建設和管理工作始終以“完善功能、提升環境,服務市民、服務大連”作為堅定不移的理念,不斷拓展視野、豐富內涵、提高標準,實現了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管理規范高效,為我市加速推進全域城市化、實現科學發展新跨越注入了強勁的活力。
晨報:城市建設管理的一些理念堅持了好多年,這是否對大連持續穩定的城市建設提供了保證?
馬成恩:夏德仁書記對“民生城建”曾經做過全面深刻的詮釋。他指出:“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根本是為了提高老百姓生活質量,讓人民群眾生活方便”。城建局提出的“完善功能、提升環境,服務市民、服務大連”城建理念,雖然只有十六個字,卻承載了幾屆大連市委、市政府的重托,涵蓋了幾百萬大連市民的期盼,凝聚了全市城建人的心血。
城市的發展就像蓋房子,要在以前的基礎上發展。多年來,在“十六字”理念的指引下,我市的城市建設管理取得了驕人成績:路更寬了,水更清了,空氣更凈了,城市環境更優美了,市容市貌更整潔了,市民出行更方便了,休閑健身的場所更多了,大連先后榮獲國家衛生城、全國綠化先進城市、國家級園林城市、亞太地區環境整治示范城市、全國無障礙設施建設示范城市、首批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最佳旅游城市、國際花園城市等稱號。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對“十六字”城建理念的最佳例證。
晨報:大連城建局在城市建設管理中,扮演的是什么樣的角色呢?
馬成恩:現在,很多人說城建部門是大連市的“管家”,是大連的“家政”,這種比喻很生動,落腳點都是服務市民、服務大連。但是我認為“城市物業”的提法要更準確。
【民生城建】
規劃“七縱七橫”交通網
晨報:城建是一個民生話題,城建怎么來解決民生問題?
馬成恩:城建局所有的工作都是民生工程。民生城建就是要時刻傾聽百姓呼聲、時刻關注民生、傾力服務民生,城建的面很寬、線很長、點很多、事很雜,以往大家往往把具體的建設項目等同于城建的民生項目和民生工程,這不夠全面,不夠具體,不夠準確。城建工作絕不是修幾條路、建幾座橋、整治一下城市環境這么簡單。
我認為,民生城建既要把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工程建設好,還要把城市管理的軟環境建設好。最近幾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城建局集中財力、人力、物力建設了一大批惠民的民生工程,比如,東聯路的竣工通車、東北路橋和香爐礁橋的擴建、自由河的改造、白云雁水和西山覽勝景區的改建并免費開放等等。
晨報:市民現在非常關注交通,今年市城建局對不少道路進行了拓寬,未來還有什么打算?
馬成恩:最近幾年,大連城建投入非常大,每年上馬幾十個項目,投入幾十億元,很大一部分項目是為了改善交通環境,提高出行效率。我每天早晨6點45分來到辦公室,在電視中看路況報道,看哪些地方擁堵。
交通擁堵是大城市的通病,也是讓城市建設和管理者頭疼的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連市機動車數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這給城市交通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交通解決的就是物流、人流。既要解決眼前的問題,還要規劃長遠。比如,現在的西山水庫一帶,隨著城市發展出現了大量人流,因此解決交通問題也要跟隨城市的整體布局和規劃,進行“適度超前”的規劃。
我們下一步將規劃并建設以“七縱七橫”為骨架和網絡的快速交通系統,快速路網建設會使城市道路通行狀況得到明顯的改觀。比如:建設南部濱海大道東部接線工程,解決城市南部交通擁堵狀況;建設連接振連路和中華路的明珠路,增加主城區北部通往新城區的通道;采取拓寬道路、建設港灣式停車場、架設人行天橋等措施,對城市交通擁堵點進行改造,跨海大橋的建設年底也會提上日程。
明年是“道路橋梁改造年”
晨報:長遠規劃是“七縱七橫”,那么現在的問題有什么應對措施?
馬成恩:今年,城建局的重點城市道橋工程進展順利、成效明顯。目前,東北路立交橋和香爐礁立交橋的擴建工程、聯合路拓寬改造工程已竣工,解放路南段拓寬改造工程的主體工程已完工,拓寬改造勝利路東段工程和西部通道南段立交橋工程正加緊推進,其中,西部通道南段立交橋工程將于年底竣工通車。這些重點道橋工程的實施將有效緩解我市主城區的交通壓力,給市民交通出行帶來極大便利。
我們將把2011年作為“市政道路橋梁改造年”,重點在道路管理維護上下工夫,這也是我們把城市管理作為工作重心的重要舉措。到2011年底,對達不到完好率的迎賓線路、主干路及三分之一街巷路進行徹底維修改造,確保平整順暢。
到2013年底,利用3年時間對達不到完好率的全部街巷路進行維修改造,徹底還清歷史欠賬問題。
到2015年底,力爭利用5年時間,對全市基礎破損道路進行一次全面翻新改造,實現市政道路完好率達98%以上,真正把道路橋梁養護維修工作納入到科學管理的軌道上來。在建設中,將本著“設施完好,功能完善,出行便利”的管理思路和“科學養護,保證質量”的維修原則,對所有納入改造道路的車行道、人行道、邊石及附屬設施進行全面系統的設計,保證干一條,成一條。
【管理城建】
“國際化眼光”規劃大連
晨報:城市物業的一個重要特征是管理、維護,大連會在哪些方面強化管理?
馬成恩:城市建設“三分建設七分管理”,一個新房子,裝修很漂亮,但是更需要維護、管理。城市也一樣。我們下一步就要深化管理理念。
一是強調超前規劃,高水平建設管理城市交通基礎設施。
二是突出綠色理念,強化生態環境建設管理。“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把城市建在花園里、讓市民走出家門就進入花園,讓垃圾污水變廢為寶,讓百姓告別視覺嗅覺污染,這是我們生態環境建設管理的目標。
三是運用先進理念,加強城市綜合管理。城市管理對世界上任何城市來說都是一大難題,也是一個必須解決的課題。目前,我們已將城市管理列入民生工程,在用國際化的眼光規劃大連城市建設的同時,將用國際化的思維和先進的方法來管理城市運行,使城市建設和管理現代化、精細化水平不斷提高。
明年,我們將啟動集城市道橋、環衛設施、排水設施、路燈設施、防臺防汛、除雪防火、環境整治為一體的信息網絡建設,力求實現全區域、全時段覆蓋,運用信息技術將城市管理的觸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條街巷路,在城市管理上實現全覆蓋,無縫隙,做到管理網絡無盲區,管理內容無空白,管理范圍無死角,逐步實現城市建設管理數字化、信息化、現代化的目標。
【變化城建】
老虎灘公園升級改造下月開工
晨報:今年大連啟動了很多工程,現在進展如何?
馬成恩:今年,城建局的重點環境工程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周水子河下游景觀河道建設工程已接近尾聲,春柳河下游景觀河道建設工程進展順利,沿岸市民的居住生活條件將得到極大改善;
垃圾焚燒廠建設的主體工程即將開工,明年年底將正式點火運行,我市的城市垃圾終端處理將正式步入可循環發展軌道;
傅家莊公園升級改造工程的廣場改造、沙灘擴建、園路鋪裝、東西小山木棧道基礎、綠化工程已完工,年內,一座嶄新的濱海公園將展現在大連市民面前;
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的健身路徑和休閑公園工程推進順利,大部分已竣工,附近市民走出家門進花園的愿望將馬上就能實現;
老虎灘海洋公園升級改造工程將于今年10月份正式開工,明年年底竣工,屆時,讓大連市民為之驕傲自豪的老虎灘海洋公園將以其設施現代化、景觀浪漫化、服務精細化的身姿展現在中外游客和市民百姓面前。
今后幾年,我們將深入強化綠色理念,繼續實施藍天碧海綠地工程,強化生態環境保護,致力于走上“生態系統健康協調、人居環境優美舒適、全民生態意識良好”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我們將啟動城市垃圾前端分類,完善垃圾除運體系建設,增加垃圾終端處理渠道;逐步實施雨污分流建設改造,加大污水處理廠建設力度,全面實施城區溝河整治。
明年我們通過栽大樹、充實模紋和花灌木、適當栽植宿根花卉和觀賞草等,提高道路兩側的綠化水準,兼顧厚重感和通透感,突出每條路的風格,最終形成路路成陰的效果;在公園綠地建設上,突出植物的多樣性和觀賞性,充實品種好、檔次高、樹形好的大喬木和花灌木,提升公園的文化品位。
【未來城建】
城市中心區建3-5個市級綜合公園
晨報:各部門都在做“十二五”規劃的制定,城建局未來5年,會在哪些方面把大連變得更漂亮,更適合人居?
馬成恩:目前,我局所分管的道路、排水、環衛、綠化、照明5個行業的“十二五”規劃已完成初稿。在編制各專項規劃過程中,我們充分考慮了大連市目前及今后一段時間發展的實際情況,把推進“全域城市化”作為重要指導思想。
●按停車場標準改造人行道 在城市道路規劃方面,通過調整中心城區道路網絡布局,緩解中心城區交通擁堵狀況,建設城市快速道路系統,縮短中心城區和新城區的時間和空間。
另外,針對大連城市交通的實際,我們將提高建設標準,尤其是對街巷路改造將適當參照主干路標準,以解決街巷路上跑重車對道路破壞嚴重的問題。同步改造人行道,并盡可能按照停車場標準建設,采用環保的透水結構進行施工,解決市民停車難問題。
●臭水溝都要變成景觀河 在城市排水規劃方面,我們著眼建設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統,力求在“十二五”期間實現中心城區的污水處理率達到98%以上,污泥處理率達到100%,全市城鄉污水處理率達到90%,中水利用率占污水總量的50%以上,新建城區和老城區改造地塊的管網全部實現雨污分流,臭水溝都要變成景觀河。
另外,我們將在中心城區低洼易積水地段附近建設強排泵站,徹底解決這些地區大雨來襲時無法迅速排水的問題。
●讓90%市民知道垃圾分類 在城市環衛規劃方面,我們將重點在建立布局合理、使用方便、流通順暢、處理方式先進的垃圾分類資源化回收利用體系,提高中心城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規范城市化糞池管理和在新市區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環衛配套設施和管理體系上下工夫。力求實現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知曉率達到90%、分類回收率達到60%,城市可機掃道路面積機掃率達到90%,糞便排放管道化率達到100%,化糞池清淘密閉化率達到60%,“三市一縣”生活垃圾按照“村收集、鎮運輸、區(市)縣集中處理”的原則作業管理,城鎮地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要建2-3個城市避險公園 在城市綠化規劃方面,我們將根據大連市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條件及東北亞重要的國際城市的發展要求,從“園林城市”向“節約型生態園林城市”跨越。
未來5年內,我們要多栽樹,補齊大部分的行道樹;在城市中心區規劃建設3-5個市級綜合公園,在人口稠密的核心區新建或改建2-3個城市避險公園,規劃建設50-80個社區公園;結合體育中心和大連北站兩個重點項目,做好周邊綠地建設,形成新的城市亮點;配合市政府全域城市化的發展戰略,推進西北部地區綠化建設,在不斷完善城鄉接合部綠化建管機制的情況下,打造以公園建設為重點的綠化項目,提升該地區的環境質量。
首席記者王繼富
■關于全域城建
‘全域城市化’是一個大課題,也是一個新課題。我認為,城建部門推進‘全域城市化’,需要從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兩個方面動手,以建設帶管理,以管理促建設。
在城市建設方面:目前我們正在編制 ‘十二五’專項規劃,有很多項目,這些項目經過了科學分析、通盤考慮。對各新城區的城市建設,我們將重點在行業指導上下工夫,集中人力,集中智慧,主動指導,使新城區、城鄉的城市建設在科學規劃、科學建設上迅速提高,盡快縮短與中心城區的差距。
在城市管理方面:我們將把城市管理考核作為抓手,推動全域化城市管理。今年,我們實施了‘全新標準、全域覆蓋、全面考核’:擴大了考核范圍,豐富了考核內容,修訂了考核標準,完善了考核方式,這在以前是沒有的。 ” ——馬成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