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雖然企業最根本的利益就是追求效益,但實際上企業的效益和社會責任是相輔相成的。”城市化委員會專家委員、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談到企業社會責任時說,如果一個企業履行好社會責任,那一定是一個聲望好、形象好、社會評價高的正面形象,其所銷售的產品和帶來的服務也同樣會得到市場的認可,“所以企業的社會責任和經濟利益是相輔相成、同步的,彼此并不抵觸。”
秦虹介紹說,其在學術上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評價,主要會體現在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一家企業能夠遵紀守法、照章納稅、提供符合質量要求的產品,秦虹將其稱為“這是所有企業最底線的社會責任”。
第二個層次的企業社會責任是能夠體現在節能環保、保障企業員工利益等方面,秦虹說企業關乎社會利益,社會需要安全的水、清新的空氣、美觀的建筑。
企業在第三個層次的社會責任,秦虹理解為就是企業在壯大規模并擁有實力之后,外履行好前兩個層次的社會責任后,能夠盡可能地回饋社會,也就是在社會或者公眾面臨困難、需要救助的時候,企業能夠對社會有更大的貢獻和幫助。
“這三個層次已經被納入住建部政研中心設計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秦虹介紹說。據悉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是作為這次中國責任地產評選的學術支持單位。
秦虹說,在研究企業社會責任的過程中,產生了深刻的體會,比如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標桿企業作為整個行業的引領作用非常明顯。
“萬科是全國最大的房地產企業,市值和銷售量規模在全國排名前列,但是其實除了經濟和經營層面的業績之外,萬科也在很多方面體現了社會責任。”秦虹說,“萬科這些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樹立的標桿作用很明顯,很多企業會模仿,不僅模仿他們的經營模式,也會模仿他們的經營理念。”
另外,秦虹也認為,房地產企業在推動履行社會責任方面比其他企業更有價值和成效。“因為房地產企業受到更多的關注,房企的產品涉及到千家萬戶,它們的每一棟建筑都涉及到城市的形象。”秦虹說,房地產企業做得好與不好,既關系到一個城市的發展,也關系到千家萬戶老百姓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