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日前,城市化委員會戰略咨詢委員、山東省德州市民政局局長李淑華在德州市民政工作年中分析會上講話時闡釋了他的“幸福民政”,他表示幸福民政的基本任務是要構建幸福救助、幸福養老、幸福民生、幸福軍地、幸福社區“五大體系”。
何為“幸福民政”?李淑華說,“幸福民政”就是保障好群眾的生存權、康樂權,實現滿足群眾物質需要和精神需求的有機統一。基本內涵是,緊緊圍繞全面提升民生服務水平,強化社會保障和社會管理,確保民政對象在生活上衣食無憂、安居有醫,有穩定感;在享受各類救助優待上公平公正,保障及時,有安全感;在心理上能夠實現自我價值,得到精神撫慰,有舒適感。
他說:“民政工作是為民之政、發展之需、穩定之要。從我們的工作實踐看,隨著民本思想的深入人心,民政工作正面臨著民眾需求和政府要求的深刻變化,這種變化要求民政工作內涵由兜底型向普惠型轉變、工作范圍由特殊群體向社會全域轉變、工作領域由服務民生向服務社會的轉變、工作方法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由此所必然帶來的是工作方式由落實政策向政策創新轉變。面對肩負的責任,面對人民群眾的期望,對照“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民政宗旨,順應社會整體發展趨勢的需要,我們確立了德州民政工作的目標——建設幸福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