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省環保廳獲悉,我省計劃,今年在全省范圍內推行差別化水價政策,對在節能減排方面表現不同的企業在水價上實行差別化征收。
3月中旬,省環保廳調研組受省信用辦委托,在南通市召開環保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暨差別水價政策實施情況調研座談會。早在2009年起,南通市在全省率先對污染企業實施差別水價政策。起因是南通高耗水重污染企業不少,要控污,過去的辦法就是搬遷,但成本太大。現在,南通實施零排放企業減免污水處理費的政策,即根據企業耗水程度實行差別水價,把企業分為綠、藍、黃、紅、黑5個等次,黑色企業加收每噸0.5元的污水處理費,紅色企業加0.3元,黃色企業加0.1元,而綠、藍企業都可以減免水價,用價格杠桿逼著企業走向零排放。
“企業只要節水,就可以省錢。”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差別水價政策是運用價格杠桿促進企業強化社會責任、改善環境行為的有效抓手,是深化環保信用信息運用的創新方式,在促進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方面發揮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值得省內各市借鑒。據悉,5年來,南通市區每年均有近30家紅、黑企業被納入差別水價征收對象。
目前,我省差別化水價政策還在調研過程中,具體方案有望模仿南通模式,年內全省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