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貴紅:我是潤土集團的,主要做房地產市場調查。隨著城市化進程,房地產開發越來越多,剛才鄭書記提到了巫溪社會重建,我覺得你們做得非常好。現在在很多城市,社區建設日趨分化,高檔小區、中檔小區的和普通老百姓住的普通社區可謂是涇渭分明。剛才鄭書記提到巫溪的社會重建,不分貴賤,把階層劃分都融化掉了,請問,你們是怎么做到這一點的?
羅成:剛才鄭書記放映的視頻資料上,有一個占地240畝、4層樓的房屋,也有6+1的房屋,還有12-13層的房屋,一共住了三種類型的人員。其中10%是廉租房,就是低收入者,不能買房的這一塊。20%是公租房,就是白領、工薪階層、夾心層,錢不多,買小戶型的房。第三個是搞市場開發的,大概占70%,目前有兩個小區在做這個實驗,在城中村改造中也做了一些試點。這兩個小區里我們做了兩件事,第一是將這三種類型的居住者在不同的樓宇進行安置;做第二個小區的時候,大概是100多畝,每個樓宇按照1:2:7的比例關系進行相應的安置。這種做法看似簡單,但里面這需要的做工作有很多,需要和開發商之間做很好的溝通,廉租房是有政策的,比如廉租房是每平米500元買的,是中央、市、縣補貼以后,還要開發商按給我們10%的優惠價格,我們作為廉租房。公租房價格稍微高一點,但也必須是成本價格,公租房是政府持有,都是小戶型,70平米、50平米,如果要買的話,我們按照成本價賣,但有嚴格的條件限制,必須是“夾心層”。所以我們建立了一個成本核算體系,專門請了一個中介機構進行全過程的成本核算和控制。這個溝通確實很難,但是我們在努力往這個方向上做,因為沒有空間的融合,就不可能有人的融合。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