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傳忠:巫溪城市管理的措施都很到位,規劃得也很好。我想請問,在建設過程中,城中村的拆遷是怎么執行這個政策的?是否遇到什么實際難題?又是怎么解決的?
羅成:我是向東書記的助手,專門分管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巫溪雖然是一個貧困欠發達地區,在城市化過程中我們也想加快城市化,但是按照剛才向東書記說的我們要建一個平民之城,建一個真正屬于一個老百姓的城市,建一個老百姓滿意的和諧幸福的生活家園。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們在城市化建設過程中確實遇到了很多問題,因為城市征地拆遷是全國包括全世界的一個難題。怎么解決?按照目前建設部和國家的政策,基本就是拆掉房子以后還建一個房子。
在這一點上,我們巫溪做了幾個改變,第一我們拆房子的同時還你一個房和一個就業,就業有幾個渠道,一是還一個門面,按照人均30平米還房,門面房是人均5平米,在學校集中區、醫院集中區、在市場周圍建安置房,建完以后把上面的作為住房,下面做老百姓的門面安置房,使他通過門面能夠就業,能夠有收入。目前一個門面大概能收入12000元左右,這遠遠高于在農村的收入。
二是為了讓失地農民能夠實現再就業,我們和重慶市的中冶建工集團建立了一個合作就業平臺。該企業不僅在全國各地有項目,而且在世界上很多國家也有工程項目,目前該集團在巫溪縣有21億的工程。我們把拆遷農戶統計起來,凡是有就業培訓意愿的我們統一做就業培訓,推薦就業。這樣就真正把老百姓從農民變為市民應當解決的就業問題解決好了。許主任在這方面是專家,也請你多給我們指點。目前,巫溪的征地成本在重慶市是最高的,但我們仍然堅持不惜用高成本為老百姓建一個和諧、幸福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