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穩定不斷攀升的蔬菜價格,海南省今年拿出上億元的補貼,卻依然剎不住菜價上漲的勢頭。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之所以直接獲益的群體少,是因為補貼的效應比較分散,很多補貼沒有用在“刀刃”上。
今年5月,太原市推出“一元菜”惠民活動,市政府拿出1000萬元的價調基金作為啟動資金,直接將資金補貼在終端銷售環節,使居民每日吃上了四種“一元菜”,此舉直接帶動了其他蔬菜價格的下降。惠民又不傷農,業內人士認為,太原此舉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政府要尊重市場經濟規律,慎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預市場,但市場經濟并不是放任經濟。面對百姓對“物價高”“菜價貴”的反映,太原沒有“靜觀其變”,也沒有“坐而論道”,而是積極采取措施,努力探索嘗試。“一元菜”,所反映的,是太原市委、市政府積極作為的主動意識和勇于實踐的務實態度
拎著蔬菜,排著長隊,等著過秤,這是今年5月中旬以來,省城太原六大超市每天都會上演的一幕。尤其在每天清晨,四種“一元菜”剛運來的時候。
四種“一元菜”是太原市面對物價連續上漲,群眾感嘆“一元菜”難覓的情況下應運而生的。5月15日推出以來到10月底,六大連鎖超市和平價商店累計優惠銷售黃瓜、包頭白、西葫蘆、冬瓜、萵筍等蔬菜990.5萬公斤,累計讓利百姓1000余萬元,其中政府補貼一半,企業讓利一半。9月25日太原市物價局監測數據顯示,由于四種“一元菜”活動,超市所售的18種蔬菜平均價格比集貿市場便宜14.6%。
“一元菜”運行之初,一度出現居民大量采購的現象。“比前兩天便宜一半還多呢,多買點,反正土豆、白菜能放住,萬一過兩天不賣了呢!”采訪中,市民欣喜中帶著擔憂。因為比批發價還便宜,一些酒店成袋成袋地采購。一周之后,物價部門推出每種“一元菜”一次購買不超過5公斤的限購令之后,這一現象才得以緩解。
近年來,我國物價上漲有一個結構性特征,60%-70%是食品價格上漲。今年4月份,我國食品價格同比上漲4.0%,其中鮮菜價格上漲5.9%。許多百姓認為“物價高,難以接受”。
一般來講,在市場經濟中,商品價格應該由市場決定,政府在市場中的作用應以宏觀調控為主。但從社會角度看,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核心所在。當物價、菜價考驗百姓的心理承受能力時,說明某時、某地、某產業、某商品的發展出現了偏差。
“政府要尊重市場經濟規律,慎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預市場。但市場經濟并不是放任經濟,從去年冬季起蔬菜價格連續上漲,太原蔬菜市場難尋一元以內蔬菜、少見兩元以下品種,群眾驚呼‘誰動了我的一元菜?’應該說,‘一元菜’是應時而生,應百姓期盼而出。”太原市副市長王建生坦言。
“一元菜”有著“鯰魚效應”。惠民活動開展第一周,在河西農產品批發市場居民常用蔬菜批發價格平均上漲3.48%的情況下,19種居民常用蔬菜的農貿市場均價平均下降9.78%。7月上旬,全國菜價因水旱災害、蔬菜減產等因素大幅飆升的時候,太原市15種常用蔬菜均價為1.96元/500克,在36個大中城市中從高到低排名第31位,與活動開展前的第18位相比下降了13位。
面對百姓“菜價高”的呼聲,或者靜觀其變,或者從理論的角度尋覓根治辦法,或者積極實踐探索,其所反映的是不同的精神和狀態。
辯證看,務實辦。太原的“一元菜”,并非政府直接干預市場實行蔬菜定價,而是在辯證分析 “菜貴”成因的基礎上,通過一系列的務實舉措,努力解決農產品特別是蔬菜流通環節多、成本高的頑癥,進而顛覆了傳統蔬菜運營模式。“一元菜”,所展現的,是太原市委、市政府辯證統籌的發展思維、標本兼治的工作方法
當前,“賣菜難”與“買菜貴”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共同存在。傳統模式下,蔬菜從地頭到餐桌,中間至少要經過以下環節:菜農→小菜販→大菜販(批發市場)→分銷商(二級批發市場)→終端市場(超市、肉菜市場、零售店鋪等)。隨著各個環節的投入成本和新增利潤的不斷積累,蔬菜等農產品價格以遞增的趨勢沿著“價值鏈”向消費者傳遞。菜貴,貴在中間環節多,貴在層層加價。
從5月9日太原市的蔬菜價格監測信息看,黃瓜、包頭白、西葫蘆、冬瓜等19種居民常用蔬菜,有11種蔬菜的農產品市場批發價格介于0.4元-1.0元/500克之間,可以想到這11種蔬菜的“地頭價”要低于這個價格區間。但到了集貿市場和超市,這11種蔬菜的“身價”均在1元以上,高升到1.02元-2.20元/500克的價格區間。從大型批發市場到終端市場,短短的“五公里”,菜價就翻了倍。
為破解“菜貴”的難題,近年來,太原市委、市政府做了許多努力。但對于蔬菜自給率不足,尤其在冬春季節僅有兩成的這樣一座城市,要抑制住菜價,又談何容易?“不能從源頭上解決 ‘菜貴’的難題,就從終端去解決。用價調基金去補,讓百姓直接受益。”思路決定出路,太原市物價局一個思路的變化,就這樣讓一個老大難問題迎刃而解。
經過緊鑼密鼓的醞釀,從承諾到百姓吃上“一元菜”,用了不到20天,這種高效率的背后,是政府部門為百姓辦實事、解難事的決心。“好事要辦好,要辦得實實在在,要讓群眾得到真正的實惠。”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陳川平說。
太原的“一元菜”,選擇的是市場均價高于1.0元/500克、大型批發市場大多低于1.0元/500克的常用蔬菜。商家從物價部門推出的10種蔬菜中選出4種,以低于1.0元/500克優惠銷售。太原市政府專門列支1000萬元專項經費作為啟動資金,對開展惠民活動的連鎖超市和平價商店給予適當補貼。“錢不夠了,再追加,關鍵是讓百姓得到實惠。”太原市市長耿彥波說。
通過價格調節基金補貼,能保證商家基本不虧,但是商家也把利潤讓出來了,那么商家又是如何實現讓利又不虧損或少虧損呢? “靠農超對接、農店對接的 ‘直銷’來實現。”太原市物價局副局長張世明說。
據美特好超市生鮮總監羅永軍介紹,自從美特好47家門店銷售“一元菜”以來, “一元菜”單品一下子漲了五六倍,根本滿足不了供應。拿土豆來說,去年全年銷量是1000噸,今年僅九、十兩個月,已銷售了2000噸。如此大的漲幅,對企業采購有壓力,但也有助力。原來銷量小,大型生產基地根本不屑與之談。現在有了話語權,目前他們已與內蒙古和我省嵐縣土豆基地、榆次的白菜基地、清徐葉類菜基地等實現了農超對接。
“我們有七成蔬菜實現了與產地對接,成本降了許多。如紅薯,批發市場是0.9元/500克,我們從產地采購加上運輸成本才0.7元多。”羅永軍說。
如今在太原,不只美特好,所有銷售 “一元菜”的商家,都正在通過對接生產基地進而實現壓縮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縱觀國內蔬菜,從生產到銷售能實現直銷的非常少。 “因為 ‘一元菜’是常年開展,就逼著我們主動去對接,這種對接成功的關鍵實際上更多取決于商家。”山姆士超市運營總監曹杰說。
通過產銷對接、壓減流通環節,未壓低 “地頭價”沒有損害農民利益,讓廣大居民特別是低收入人群切實感受到了 “一元菜”的實惠,實現了惠民不傷農。
政府補貼、企業讓利、居民受惠的 “一元菜”,搭建起了商家與百姓的真情橋、黨和人民的連心橋、政府與各界的同心橋,構建的是共同承擔、攜手共建美麗太原的新機制。一定意義上,“一元菜”是太原凝聚思想、凝聚民心、凝聚力量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必將成為美麗太原的新品牌
如今在太原居民的生活中,能天天買到 “一元菜”,降低了生活開支,政府實實在在地為老百姓辦了一件大好事。 “省下的就是掙下的,別小看這些小錢,日子長了也不少。”這是百姓樸素的消費觀。“現在市場上油菜、芹菜都在每斤兩元左右,而超市的優惠菜每斤都不足一元錢,一天就能省下幾元錢,一年至少能省兩千元。”群眾會算一筆支出賬。 “真心感謝政府組織的這項惠民活動,讓百姓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群眾用樸實的語言表達心中的謝意。
物價問題,不僅是重要的民生問題,更是關乎和諧穩定的社會課題。社會問題的解決,需要社會各界共擔責任,共同努力。在省城連鎖超市和平價商店開展 “一元菜”惠民活動中,政府補貼的倡導意義大于經濟效應。
在 “一元菜”開展之初,面對一些超市負責人只算經濟賬時,太原市物價局局長孟小軍的一句話令超市負責人感觸頗多。他說: “巴菲特能拿出總資產的99%留給社會,我們不需要那么多,但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我們為什么不可以拿出9%來回饋給經常光顧的消費者?”
在 “一元菜”經營上,各連鎖超市和平價商店存在零利以及虧損經營的可能。由于沃爾瑪對菜品品相要求較高,進價比其它超市往往高出1倍甚至兩倍,太原市價調中心主任史嶸建議沃爾瑪的兩個店退出 “一元菜”的銷售。 “僅三墻路店一個月就虧損2萬多元,但這是我們企業的社會責任,我們在請示總部后,決定繼續銷售 ‘一元菜’。”沃爾瑪三墻路店常務副總靳珍對記者說。
“溫馨廣告飄萬家,老總都是慈善家,義利并舉義為重,吃喝拉撒到他家。”這是省城一位市民看到公交車上“一元菜”廣告時編的段子,一方面反映了市民對 “一元菜”的歡喜之情,另一方面也表達了對超市和平價菜店的感激之情。
田和超市自打銷售 “一元菜”開始,客流量一下子增加了近20%。其他開展 “一元菜”的商家的客流量增幅也都在10%以上。 “現在回憶起孟小軍局長當時的那句話 ‘低檔蔬菜高檔補,蔬菜損失副食補,點上損失面上補,年終算賬全飄紅’還真有道理。”一位曾經對賣 “一元菜”有顧慮的經理說。
實際上, “一元菜”的銷售在給商家聚人氣的同時,也喚起了他們心底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在太原,能加入 “一元菜”的銷售,某種意義已成了商家的一種榮譽。客都超市負責人為此幾次主動到太原市物價局申請,11月已加入到 “一元菜”的銷售行列。至此,參加活動的連鎖超市已從6家變成7家,門店從59個增加為61個。
“一元菜”在給省城廣大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帶來實惠的同時,其穩價惠民的積極效應引起了全國各地的廣泛關注。廣東省、南昌市、西安市、常德市、忻州市等多地物價部門專程來太原考察學習,省物價局號召全省各地學習借鑒。目前古交市已組織開展 “一元菜”惠民活動,婁煩縣也在積極籌備中。
人的幸福感,不僅要有物質方面的保障,更要有精神方面的關愛。“一元菜”所表達的是太原市委、市政府穩定物價、保障民生的執政理念,還有通過實實在在舉措對人民釋放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