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廣州12月9日電(記者 劉衛東)廣州首批歷史建筑推薦名單不久將與公眾見面。記者從廣州市規劃局獲悉,12月6日,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和廣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廣州市歷史建筑(第一批)推薦名單》(以下簡稱《名單》)。目前,《名單》還將上報廣州市政府批準,待廣東省政府核定后就依法向全社會發布。
十種建筑入選“大名單”
據了解,作為對文物保護的補充,廣州市政府加強了對清晚期、民國時期、解放初期、改革開放初期近200年時間建筑的保護。專家認為:《名單》所涉及的建筑具有代表性,反映了廣州從1840年以來的城市發展史和建筑發展史。
在本次名單產生的過程中,社會各界也普遍關注并廣泛參與?!睹麊巍分?00余處歷史建筑里面,政府相關部門推薦了100余處;學術研究團體推薦了270余處;媒體挖掘報道推薦了120余處;個人或團體自主推薦10余處(相互間有重疊)。
據介紹,第一批名單中主要包括十大類型建筑,分別是:文化設施(如廣東科學館)、教育科研建筑(如華南工學院辦公大樓)、醫療衛生場所(如達·保羅醫院舊址)、商業設施(如大同酒家)、旅館業(如中國大酒店)、壇廟祠堂(如小洲村玉虛宮)、居住建筑(如霍芝庭公館舊址)、工業建筑(如東亞煙廠舊址)、市政交通設施(如海珠橋)和園林綠地(如蘭圃)。
批準前政府將告知保護責任人
由于歷史建筑不同于歷史文物,不少目前仍有法定使用人或單位。依據《廣東省城鄉規劃條例》和《廣州市歷史建筑和歷史風貌區保護辦法》,下一步將依法根據不同對象,分階段、逐步開展《名單》的告知工作。
《名單》在根據廣州市名城委意見完善后、廣州市政府正式批準前,將由區人民政府告知保護責任人;經市政府批準后,將由區人民政府具體實施設置保護標志。
同時依據上位法,由市政府確定的歷史建筑以保護名錄的形式提請省人民政府審核,經審核后的歷史建筑由城鄉規劃部門在政報、政府信息網站或者當地主要新聞媒體上予以公布。
據了解,目前,《名單》將要按照市名城委會議意見進行局部完善后上報市政府批準,待省政府核定后方可對外發布。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在廣州迎來新高度
紛繁緊迫的現實倒逼之下,廣州市政府此次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視程度堪稱史無前例。廣州市市長陳建華曾多次強調:“要進一步加大對文物和歷史建筑等各類文化遺產保護的投入,通過不懈努力,把豐富的文化遺產留給后人”。
為此,廣州市政府按照總體減量原則,分批逐漸解決了爛尾地、爛尾樓等歷史遺留問題;并不斷完善全市的名城保護體系,擴大了廣州文化遺產保護范疇,將不可移動文化遺產的保護對象擴大至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
廣州市規劃局自2011年底承接“歷史建筑的認定、保護和規劃管理工作”的職能以來,亦全力推進歷史建筑保護 “三把寶劍”的出臺。目前,《廣州市歷史建筑和歷史風貌區保護辦法》已于今年11月25日通過市府常務會審議,《名單》已于12月6日通過市名城委審議,《廣州歷史文化名城規劃》已編制完成并正在上報市政府?!叭褜殑Α睗u趨齊備。
據了解,本次審議的《名單》是在五次征求專家意見、六次提交市名城委專家委員審查的基礎上形成的?!睹麊巍穲髮徢?,已正式要求區政府等屬地政府和各相關單位實施了預報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