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一市一策”系列新聞發布會(二)在陜西省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廳召開。
“一市一策”作為陜西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一項全局性重大發展戰略,為陜西省各市區發展的差別化、特色化找準了著力點,指明了發展方向。
上午10時,咸陽市委副書記、市長衛華發表了題為“共建大西安 圓好咸陽夢”的主題報告,并就報告內容現場答記者問。
西安與咸陽自古“骨肉相連”
衛華首先對咸陽市進行了簡要介紹,并強調了咸陽與西安的緊密關系,她說:“西安、咸陽城市中心距離是25公里,文脈相通、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共同承載了周秦漢唐的輝煌,自古就親如一家。”
“在西安地鐵一號線試運營當天,咸陽就及時跟進調整4條公交線路100余輛公交車,實現無縫對接,兩市同城化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衛華說。
據衛華介紹,目前咸陽已經規劃建設了35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推動傳統農業向優質農業、優質農業向觀光農業轉型,努力建成西安的糧袋子、菜籃子、果園子和休閑避暑的后花園。
西安咸陽錯位發展共建“大西安”
發布會現場,衛華再次強調了“咸陽要和西安錯位發展”的規劃思路。所謂“錯位發展”主要是指西、咸兩市在城市功能、旅游產業發展、專業市場發展和裝備制造業等方面相互錯位,而又緊密相連的發展路線。
咸陽市在加快推進共建大西安過程中,注重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構建多元發展、相互支撐、共同升級的現代產業體系,努力實現與西安“錯位發展”態勢。
此外,衛華特別強調了咸陽在錯位發展、招商引資中堅持的“四不要”原則。她說:“咸陽在招商引資過程中,不符合關中產業發展方向的項目不要,成長性不強的項目不要,科技含量低的項目不要,高污染、高耗能的項目不要。”
市民期待是實現“咸陽夢”的重要動力
衛華在發布會后的答記者問環節,詳細闡述了“咸陽夢”的豐富內涵。她說:“我們的‘咸陽夢’可以概括為‘四強’‘三領先’。”
其中,“四強”是指要把咸陽建成為工業、農業、科教、文化強市,而“三領先”則是要讓群眾的生活水平、生態建設進程、城鄉統籌發展三大方面在整個西部地區呈領先地位。“493萬咸陽人民的美好向往是我們建設小康咸陽、和諧咸陽、美麗咸陽,實現‘咸陽夢’的重要動力。”衛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