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耕地面積絕對數在不斷減少,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濕地、森林、水源等自然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制約著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期間,農業水利類提案共收到425件,提案關注的問題主要有:土地管理、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林業經濟、農村飲水安全和水資源管理保護等。
◆◆◆保障糧食安全
隨著農村勞動力的大規模流動,農村人口在不斷減少,一部分村莊空心化,農村土地流轉亟須規范管理,大量失地農民的生活難以得到保障。提案建議,建立農業科技投入與農業GDP、全社會科技投入、政府投入掛鉤聯動的長效機制,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培養現代職業農民,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建議建立農村土地信息管理平臺,規范完善土地流轉市場,健全土地流轉服務體系,確保土地流轉規范有序。完善農民養老、醫療、就業、教育等社會保障機制,保障失地農民基本生活。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引起社會關注,提案特別建議加強糧食和農產品安全。2012年我國糧食進口突破7000萬噸,創歷史新高,糧食自給率連年下降。提案建議,健全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提高對產糧大省的轉移支付和獎勵補助資金額度,完善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互補”。支持糧食主產區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農田水利設施管護、規?;Z食生產、耕地質量養護、優良品種繁育等工作,提高單產能力,促進糧食穩定增產。建立統一的工作及合作平臺,在農產品認證管理、質量安全檢測、農資市場監管等方面形成合力,促進環境檢測、農藥等投入品監管、生產記錄管理、農產品流通與銷售管理各環節緊密銜接,建立從產地到貨架的質量可控、可追溯體系。
◆◆◆發展林業經濟
森林是地球的肺,而濕地是地球的腎。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森林、濕地、草場不斷遭受破壞,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嚴重,我國生態環境持續惡化。提案建議:加快推進濕地保護立法進程,制定濕地開發利用的方針、原則和規范,明確部門管理權限及分工,規定管理程序、違法行為處理方法和程序等。大力推進以植被建設為核心的生態工程,繼續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加快以坡改梯為重點的土地整治和小流域綜合治理,全面啟動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提高石漠化地區的自然修復能力。
關于發展林業經濟,提案建議:設立林下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推廣林下種、養殖,合理種植果樹等經濟林木,打造苗木培育、木材加工、生物質能源等碳匯林產業鏈,增加林農收入。建議將森林旅游作為發展現代林業產業和旅游產業的重點項目,加快制定森林旅游規劃等相關政策措施,開展森林旅游實驗示范試點,積極探索有效加快森林旅游發展的方式與模式。建議全面提高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由平均每年每畝10元提高到25元,并建立公益林生態補償標準動態增長機制,逐步縮小公益林經營與商品林經營的收益差距。
◆◆◆確保飲水安全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人口的增長,中國水資源總量不斷在下降。據統計,1997年全國水源總量為27855億立方米,而2004年就降到24130億立方米。另外,中國水污染也日趨嚴重,每年約有1/3的工業廢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經處理就排入水域,全國有監測的1200多條河流中,目前850多條受到污染。關于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案建議:健全以政府為主的投入機制,創新水利建設投融資方式,提高水利工程征地和移民補償標準。建議恢復鄉鎮水利站,進一步健全基層水利服務組織體系。發揮農民用水戶協會作用,健全“政府引導、產權明晰、農戶參與”的建管機制,確保農田水利設施長期穩定發揮效益。
近來多地報道地下水污染,農村飲水安全面臨威脅。提案建議:統籌規劃城鄉供水管網,提高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中央投資比例和人均補助標準。完善農村水廠消毒防疫處理設施和工藝,加快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體系建設,將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納入法制管理軌道。強化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做好生活垃圾和工業點源、農業面源污染等防治工作。建議全面實行用水總量控制、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納污總量控制。將水資源作為國家戰略資源進行管理保護,強化水庫水電站的統一調度,加快高效節水灌區建設和節水設備推廣,合理調節水價。建議加快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強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生態建設和保護,做好南水北調移民安置補償和后期扶持工作,加強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航運管理和污染防治。(政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