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省城鎮化發展綱要(2012-2020年)》發布
積極構建新型城鎮體系 2020年山東城鎮化率將達63%
城鎮化作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的一件大事,正成為社會科學界研究的熱點命題。日前,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山東省城鎮化發展綱要(2012-2020年)》,《綱要》指出,到2020年,全省城鎮化率達到63%(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6.5%),有學者表示,城鎮化應該立足于構建新型城鎮體系,積極發展城市經濟,探索服務經濟新模式,不斷優化提升城鄉產業結構,夯實城鎮化的經濟基礎。
城鎮化是現代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載體和依托。《綱要》指出,總體來看,山東省城鎮化發展仍然存在質量不高、速度不快的問題。特別是城市群發展滯后,中心城市綜合實力和輻射帶動能力不強,小城鎮規模小、實力差,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投入不足、承載力不強,城鎮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城鎮化綜合配套改革和發展動力不足等問題突出。山東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認為,山東的城鎮化進城與全國幾乎同步,同時東部、中部、西部三者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在城鎮化推進過程中面臨、社會保障、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等諸多方面的問題。
《綱要》指出,山東省城鎮化發展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同步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加快培育山東半島城市群和濟南省會城市群經濟圈,著力突破縣城、小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到2015年,城鎮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全省城鎮化率達到56%(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7%)。 城鄉人居環境進一步優化,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6平方米;到2020年,全省城鎮化率達到63%(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6.5%),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顯著改善,基本形成山東半島城市群、濟南省會城市群經濟圈、黃河三角洲城鎮發展區和魯南城鎮帶一體化快速發展新格局,全面構建起支撐經濟文化強省建設、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體系。
在城鎮化過程中,向城鎮轉移的人口量大面廣,只有讓轉移人口實現在城鎮中的穩定就業,融入城市,才能真正提高城鎮化質量。而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健全現代產業體系,解決新增城鎮人口的就業問題,實現人的城鎮化。《綱要》指出,城鎮化發展要立足于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積極發展城市經濟,不斷優化提升城鄉產業結構,夯實城鎮化的經濟基礎。張衛國指出,必須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尤其是探索服務經濟新模式,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同時注重城市群科學布局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銜接。張衛國稱,與產業布局相銜接的城鎮化不是單體城市的發展,而是產城一體化的發展,構建集約的、生態的、綠色的、低碳的新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