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舉:統籌城鄉發展應首先統籌城鄉發展規劃
泛華建設集團總裁
今天的主題是城鄉規劃與土地價值的關系,其實我們泛華集團這幾年一直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和建設。正因為如此,我們將自己定位為城市發展商和城市建設系統服務商,以城市發展的系統思維來與政府、金融機構等多方共同推動城市建設。
談城鄉規劃,首先應該了解城鄉規劃研究什么?我認為城鄉規劃研究的是一個區域的戰略定位,產業布局,區域的資源稟賦,土地價值的研究以及如何通過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投融資體系完善來推動城鄉統籌的發展。
城鄉規劃又包括那些內容呢?我們泛華把城鄉規劃做了集成,具體包括城市的戰略規劃、產業規劃、空間規劃、投資規劃和重大項目規劃有機集成。這樣的集成就能把原來的單一的形態規劃變成一個多維的系統的社會經濟發展行動綱領和作戰地圖。因為一個區域的發展必須研究區域的自然稟賦,區位的優勢,城市要素的資源整合。在這個過程中形成區域的差異性,形成比較優勢,把一方資源優勢形成差異性競爭。同時,還應理解城市的基本含義,所謂城,即人們居住的地方,它是創造需求的;所謂市,即產業,它是創造供給的。這兩方面的有機結合,才是真正的城市。城市化進程中,城市化不是房地產化,房地產業是伴隨著產業支撐著房地產,沒有產業支撐的房地產是不可持續的。在地方我們可以經常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地方領導認為做完了規劃,土地價值就實現了,能夠賣土地了,其實這樣的土地價值是不可持續的。
在統籌城鄉發展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任何一個區域或是城市的發展,都不能緊緊依靠某一種產業,而必須依靠產業集群的拉動作用。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弄清楚一個城市的主導產業是什么,戰略產業是什么,支配產業是什么,機會產業是什么,服務型產業是什么。搞不清楚這些問題,統籌城鄉發展就是一句空話。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市化,首先要通過產業的集聚,才能進行人口的集中。人口的集中,才能帶動城市化的進程,才能實現土地的集約,否則簡單賣土地就把城市資源浪費掉了。城市化不是將農民邊緣化。特別是在中小城市,必須讓農民進社區,讓產業進園區,讓工業反哺農業。
不可否認,對一個城市做一個簡單的規劃,也能提升它土地的價值,但如果不能發現需求、創造需求,去提供一套系統解決需求的方案,其土地價值就不能最大化。在科學發展觀指引下,如何才能實現一個城市土地價值的最大化?在我看來,必須要把城市的戰略方向,產業定位,空間支撐和項目孵化以及重要的投資規劃有機結合,以便實現城鄉土地的集約化、規模化,和可流轉性經營。如此一來,三農也可以得到有效解決。
當你把城市未來的需求進行發現需求的創造時,實際上就是在做城市的戰略運營研究,使得城市未來的價值得以實現。而實現一個城市未來的價值,則需要有一個投資規劃。如何讓投資規劃與土地價值實現動態性增長?我認為,把城市戰略產業空間規劃做完以后,還應進行投資規劃,這樣就能在動態中把土地的價值增長與未來經濟的發展有機結合起來,保證規劃目標的穩定性和城市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