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8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市場群+產業群+城市群” 金華轉型發展新探索
時間:2012-10-29 13:30:24  來源: 浙江在線  
市場群,提升發展更繁榮

  記者:金華是市場大市,您怎么評價商品市場的發展成效?在促進市場提升發展方面有哪些新舉措?

  陳一新:金華是名副其實的市場大市。歷屆市委、市政府始終把培育壯大商品市場作為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來抓,形成了以重點市場為龍頭、區域市場為骨干、專業市場為特色的市場體系。目前,金華已擁有各類市場444個,年交易額超億元市場59個,超百億元市場4個。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已連續21年居全國各大專業市場榜首;永康中國科技五金城是世界第三大五金產品集散中心。金華還是虛擬市場大市,商務部公布的首批“中國電子商務示范基地”,位列全國網商百強城市第八位。

  市場發展也需要轉型升級。我們在努力提升發展實體市場、辦好系列特色展會節會的同時,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促進虛擬市場與實體市場融合發展,促進市場群向市場集群轉型提升。要充分利用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優勢,建立“市場采購”貿易新方式,做強生活用品市場,大力發展生產用品市場;做強出口貿易,大力發展進口和轉口貿易,著力構筑“買全球、賣全球”的發展格局。充分利用金華信息通訊基礎設施完善、人才豐富、采購便利、倉儲成本低廉等優勢,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門戶網站、電子購物平臺和網絡商鋪(店);我們還將與阿里巴巴合作,在金義都市新區構建全國首個“新型網絡樞紐城市”,促進虛擬市場與實體市場優勢互補、網上市場與網下市場同步發展。要在“義烏·中國小商品指數”的基礎上,積極創建“永康·中國五金產品指數”和“金華·農產品指數”,進一步提升我市商品市場地位和知名度。

  產業群,集群發展強特色

  記者:您曾說,浙中城市群最大的特點是產業有活力、有特色,各縣(市、區)可以優勢互補、特色發展、錯位競爭,在產業發展上有什么新思路?

  陳一新:金華是長三角南翼重要的制造業基地,有著中國汽車摩托車產業基地、中國五金工具生產出口基地、中國磁性材料生產基地等30項國家產業基地稱號。

  這些年來,我們重點培育的汽摩配、小商品、醫藥化工、五金機械、電子信息、新型建材等八大產業集群發展態勢強勁,有超100億元的產業集群14個,超500億元的3個,其中汽車產業集群的年產值已超700億元,形成了各縣(市、區)因地制宜、特色發展、優勢互補、錯位競爭的良好局面。

  我們正按照產城聯動、“三群”互動的要求,依托傳統優勢,著力強化特色,努力把區域重點支柱產業培育發展成為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有競爭力的亮點產業。要以“浙中崛起千億投資系列工程”和“浙商回歸金華千億投資系列工程”作為主要載體,以招大引強作為主要抓手,以大平臺建設作為主要陣地,以自主創新作為主要動力,在14個百億產業集群的基礎上,以汽車、裝備制造、現代五金制造、現代小商品制造、電子信息等為重點,著力推動市區汽車和電子信息、義烏國際貿易、東陽文化產業、永康農業機械制造、武義休閑度假產業、蘭溪高端棉紡織和生物制藥等特色產業向省內國內亮點產業邁進,大力培育“五大千億”、“三大五百億”現代產業集群。

  城市群,串珠成鏈促融合

  記者:有專家說浙江的發展將走向“浙中時代”,金華將以怎樣的姿態迎接這一時刻的到來?

  陳一新:金華是“地理浙江”的中心。從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的視角來審視,要建設“兩富”現代化浙江,必須把浙江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正因為此,省委、省政府將浙中城市群定位為全省三大城市群之一,把金華-義烏都市區作為全省第四大都市區來培育,并要求加快形成全省發展新的重要增長極。浙中城市群必然會成為未來浙江發展的重心。

  經過多年的發展,金華各縣(市)各具特色。從縣域經濟看,個個在全國排得上號,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以縣域為單位參與國際競爭,就顯得勢單力薄了,必須串珠成鏈,形成浙中城市群,才有競爭力、影響力。

  今年初,我們從金華實際出發,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順應全市人民的熱切期盼,作出了規劃建設金義都市新區的重大戰略決策,大力實施“群城聚市”戰略。我們將按照“產城聯動、田園智城”的要求和“一年打基礎,三年求突破,五年見成效,十年立新城”的建設目標,把金義都市新區建設作為新型城市化的新探索、綠色低碳經濟的新典范、撬動浙中城市群發展的戰略支點,積極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同城化,促進金華-義烏聚合發展,引領城市群向城市集群融合發展,合心合力打造浙江“第四大都市區”。

  市場群、產業群、城市群“三位一體”,相輔相成,互促共進。這是科學發展觀在金華的新實踐,是金華區域經濟發展的新特色,是浙江“第四大都市區”建設的新動力,更是“浙中時代”的新希望。

  “浙中時代”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突破產能低下、市場傳統、縣域分割的時代缺陷,必須做到產業復合容納、城鄉多元集聚、市場一體化展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們可以給予期待。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