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是指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由鄉村型向城市型轉化的歷史過程,是鄉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轉化以及城市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
新型城市化必然要求建設好新農村。新型城市化應是推動農村發展的城市化,新農村應是城市化進程中的新農村,是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型城市化。
其一,農業發展工業化。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加大強農惠農力度,全面實現農業機械化,農業發展產業化、工業化,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
其二,基礎設施現代化。建設和完善新農村的基礎設施,打造和整合行政村為新型農村社區,改變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大鄉村道路建設力度,實施村村通公路工程,使新農村的發展與城市發展的標準與水平一致,實現農民安居樂業。
其三,社會事業服務化。促進和落實義務教育,提高職業教育質量,使農民子女上學更好、升學更易,實行對農村大學生的就業指導服務。進一步辦好農村合作醫療,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立健全全民社會保障機制,完善全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和完善新農村公共服務實施,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努力使農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其四,基層管理民主化。進一步擴大農村基層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真正讓農民群眾當家做主,共同治理和辦好公共事務。
其五,生態環境永續化。切實保護好新農村的文化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耕地和合理整合公共用地,打造綠色水源地,大力發展生態經濟、低碳經濟,保障社會、自然環境和人類自身的協調發展,真正建設好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作者楊長明,為廣州市社科聯秘書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