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獲稅費減免
寧波7月16日召開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今年上半年寧波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寧波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提供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寧波市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007億元,同比增長1.5%,但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實現工業利稅總額、利潤總額分別為376億元、170億元,分別同比下降25.1%和39.1%。
寧波工業經濟曾經在浙江省名列前茅。但今年上半年,浙江省98個縣(市)區中,寧波市所屬各縣(市)區工業增加值增速指標明顯落后。寧波14個縣(市)區、開發區中,9個區累計產值同比下滑,僅5個縣市區保持增長。寧波高新區,工業增加值下跌近30%。
為給企業減負,寧波市政府出臺扶持企業“26條新政”,其中市級財政從2012年起的3年內,每年統籌安排1億元中小微企業發展專項資金。
除了扶持小微企業之外,寧波還減少企業稅收。“26條新政”規定,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30萬元(含3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超出國家規定的應納稅所得額6萬元以上部分的地方稅收貢獻,可部分或全部獎勵給企業用于轉型升級;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6萬元(含6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上半年寧波經濟的重要現狀是兩頭不力,即大型企業增長不力,小微企業舉步維艱。”甬商發展研究會秘書長曹云認為,寧波經濟主動力應是中型企業,大企業在經濟形勢好時是拉動力,小微企業需要培育。因此,今后要更重視對中型企業的服務和資源配置,這樣寧波經濟發展才更穩健。
寧波一位官員預計,今年三季度,寧波工業經濟指標將逐步回升,但要完成工業增加值增長9%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專家建議擴大“三減”范圍
寧波市政府安排1.3億元重點技改專項資金,用于高成長企業技改專項、“產業鏈技改”專項、工業設計產業化專項、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技改專項、“低產田改造”專項等重點技改專項補助。
“26條新政”規定,對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優惠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培育期間正常成長的企業,其實際上繳稅收地方留成額比上年環比增長20%以上部分全額給予獎勵,提前培育成功的企業可繼續享受此政策3年。
此外,寧波市政府還安排4000萬元科技專項經費,重點用于支持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安排3000萬元知識產權專項資金,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優勢的企業。并在中小微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設立總規模1億元的天使投資引導基金,推動科技創新創業。
寧波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林克宇認為,雖然受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國際貿易壁壘加劇等因素影響,但更深層的原因是寧波產業結構特性,以及寧波市和各縣(市)區前幾年發展現代工業的力度和方式弱化,導致工業投資低迷不振。
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應該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減少稅收和行政收費,幫助企業走出困境。建議浙江省其他市也應出臺減負措施,為企業“減費、減稅、減息”。(本報記者 周文天 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