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0酒店遠遠看去像是一根方柱矗立在天空下。
走進其大廳,就看到壁掛電視正播放T30的宣傳片,片頭就是四個大字:改寫歷史。
這座30層高、建筑面積17000多平方米的酒店,僅用15天時間便安裝完成
時隔不過半年,遠大可建又邁上了“改寫歷史”的征途,而且步子越來越大——從30層直接躍到220層。
“天空城市”項目披露后,遠大可建公司遭遇的更多是擔憂和質疑,有人甚至直接冠以“大躍進”的帽子。實際上,遠大可建要建設“天空城市”,本身即帶有要證明自己的目的。該公司國內市場部的區域經理易建森說,建設的原因之一即是“證實可建產品的社會地位和效應”。
確實,“世界第一高樓”、7個月建設周期、兩個月安裝完成,再沒有比這更具廣告和傳播效應的了。
立項:
安全性仍在論證
項目未批選址未定
6月的長沙,時而悶熱,時而陰雨。
坐著摩的在望城區濱水新城尋找“天空城市”的選址地,路邊到處都是在建或建成不久的高樓,司機也不停介紹著樓盤所屬開發商。
去年5月,望城撤縣設區,成為長沙市的第六區。撤縣改區后望城的首要任務就是城市化,而處在長沙市區和望城接合部的濱水新城成為首選。
湘江之畔的濱水新城被定位為長沙的新城區,成為長沙城市擴建最先波及的地方,高樓大廈紛紛拔地而起。但這些層數不過三四十、高僅百米的高樓大廈,在220層、高838米“天空城市”面前,不過是些“小樓”而已。
望城區一位官方人士表示,之所以選擇在望城區濱水新城建“天空城市”,一是因為遠大可建坐落在望城區隔壁的湘陰縣;二是因為望城撤縣設區,去長沙市區比較方便,以后房屋增值會比較快。
據遠大可建介紹,“天空城市”擬建在望城區湘江邊近月亮島一帶。
但月亮島社區居委會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早報記者,更有可能建在大澤湖畔。大澤湖畔星城鎮回龍村村主任朱建軍及鎮政協委員莫正軍也持同樣說法。而此前望城區向媒體透露的地點也是大澤湖片區中心地帶。
大澤湖片區是濱水新城的核心區,功能被定位為商務旅游文化區,未來將是望城的新城市中心。
莫正軍表示,定在大澤湖畔的話,征地相對會方便些,因為前期建設不需要拆遷。
不過無論是月亮島附近還是大澤湖片區,目前都還是一片平靜。
與湘江隔路相望的大澤湖面積不大,湖畔為一大片沼澤和水田。6月10日,早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幾個村民正在整田,沼澤地中幾頭牛信步吃草,沒有任何建筑動工的跡象。
莫正軍告訴早報記者,預計本月底可能要征地,但目前尚未接到任何通知。朱建軍也稱,本月底將征地,征地數目在七八百畝。而大澤湖畔另一側的南塘村,也將被征七八十畝。
實際上,“天空城市”項目尚未取得政府最終批準。遠大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張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最終需要多級政府批準,政府部門目前還在召開論證會、評估評審會,論證“天空城市”的安全性。
望城區官方網站曾發布“天空城市”的相關消息,后又將網頁刪除。區委宣傳部人士告訴早報記者,因只是戰略協議,尚不是正式協議,所以刪除了網頁。
早報記者詢問望城區規劃局、建設局,均稱未接收到任何遠大關于“天空城市”的申報情況。
望城區建設局總工室一位工作人員向早報記者表示,這樣的項目應該在湖南省一級層面立項。但記者未能聯系到湖南省發改委相關知情人士。
規模:
使用鋼材約20萬噸
總投資或達百億
“天空城市”目前還只是紙上項目,遠大可建公布的《初步計劃》也比較簡單,有關該項目的情況,只能根據零散信息來拼圖。
《初步計劃》稱,“天空城市” 占地1.7萬平方米,地上建筑達到100萬平方米,配備104臺電梯,總計容納3.14萬人。
其中,83%的面積將用于住宅,容納17400人;其次是酒店,占5%,容納1000人;其余學校、醫院、寫字樓、商店和餐廳將各占3%的面積。
“天空城市”將由遠大可建公司及其合作伙伴進行建造,采用遠大可持續建筑模塊化材料,一天安裝5層。
遠大可建公司稱,“天空城市”可實現9度抗震,有四個原因:梯形金字塔穩固結構;是名師設計;進行模型測試;工廠化制造,嚴格質量控制。
大樓內部將沿用遠大可持續建筑的一整套環保節能措施,如外墻15厘米保溫、4層玻璃窗、新風熱回收、非電空調及冷熱電聯產;大樓全部采用LED燈,電梯剎車發電。
遠大可建公司表示,這些技術將使得“天空城市”比常規建筑節能5倍以上、節電約6倍。
另外一點比較值得關注的是,“天空城市”將采用“新風系統”,這套系統在T30上已得到應用,遠大可建公司國內市場部區域經理易建森帶著早報記者進行了參觀。
除門外,T30整個大樓都是封閉的,窗戶設計為密閉無法打開,空氣進出統一由管道輸送。大樓的16樓設有新風機房,“我們有2臺2萬風量的新風機,將室外空氣和室內空氣交換,新風放進來,廢棄風排出去。”易建森說,新風機房安裝有空氣3級過濾器組合的系統。進入大樓的空氣,經過3級過濾后,才經由管道輸送到每一個房間,而每個房間的廢氣也通過管道統一由新風機房排出。整棟大樓每小時可換氣7次。
據稱,第一級過濾收集較大粉塵,第二級對PM0.3、PM2.5、PM10的粉塵過濾效率約98%,在經過第三級后最終過濾效率達到99.8%,使得樓內空氣比樓外潔凈20倍以上。
“這和醫院手術室的過濾是一樣的,醫院的費用會很貴,因為他們沒有前面兩級過濾,只在第三級一起過濾。”易建森邊演示邊介紹。
此外,新風系統和空調系統并網運行,輸送到每個房間的新風,已提前調節好溫度。
關于“天空城市”的總投資,目前仍沒有確切的數字。望城區曾公布消息稱,該項目凈占地30畝,總投資不低于40億元。
此前有媒體報道遠大集團為建設“天空城市”已訂購鋼材270萬噸,鋼材費用就得100多億元,因此質疑“天空城市”的總投資費用。遠大可建公司在《初步計劃》里特別聲明,大樓使用鋼材約20萬噸,而非270萬噸。但對于總投資的問題,該公司仍沒有正面回應。
去年年初,遠大集團副總裁丁元剛曾表示,遠大計劃投資超過400億元建設4座200層、666米高的全球第二高樓,平均每座樓投資額超過百億元。
這與易建森向早報記者透露的數字相近,他說,“天空城市”包括征地、基礎建設、生產和安裝鋼結構等所有環節,總投資在80億-100億元。
工期:
95%工程量在工廠完成
現場安裝只需兩個月
挑戰838米的高度彰顯了遠大可建試圖“改寫歷史”的野心。根據望城區政府此前公布的消息,“天空城市”建設周期為7個月。
易建森表示,7個月的建設周期包括了地基、生產、安裝、裝修全過程。
實際上,按照遠大可建公司的計劃,如果沒有政策和政府層面的制約,7個月的建設周期綽綽有余。
張躍也向媒體表示,“政府的批準是目前唯一的不確定因素。”
據介紹,“天空城市”的地基建設估計需要2個月左右的時間。
另外,遠大可建一廠目前正在擴建,今年9月底前要再建4個車間,屆時總共6個車間一天生產能力將達到1.8萬平方米建筑材料。
除了遠大可建一廠外,“天空城市”另有一部分是由外協做,“外協會占到五分之一多一點”。
“天空城市”的地上建筑面積為100萬平方米,算上休息時間等,兩三個月就能將“天空城市”所需要的鋼結構等材料生產出來。
而現場安裝、裝修也可以在2個月內完成。張躍表示,“天空城市”從今年11月開始安裝,安裝進度為一天5層,預計明年1月建成。
這樣算來,7個月足夠建成“天空城市”。不過在6月10日,早報記者詢問遠大可建一廠多名工人,均告知目前尚未開始生產“天空城市”所需建材。
面對社會對“天空城市”建設周期只需7個月的質疑,遠大在隨后發布的《初步計劃》中,強調該項目的安裝可在2個月內完成。
實際上,遠大可建一向把自己安裝的快速,作為宣傳的噱頭。
諸如1天建成上海世博會遠大館,6天建成遠大城內的新方舟賓館,15天建成30層的T30。
而遠大各種建筑項目安裝速度之快、建設周期之短,得益于其建筑構件的工廠化生產。
遠大可建的建筑技術和過程很好理解:工廠生產一塊3.9×15.6米的“主板”,包含了地板和天花板,中間裝有通風、給排水管路和電氣線路及照明,出廠時上面擺放了本房間安裝所需的立柱、斜撐和門窗、墻體,甚至潔具廚具,一輛大卡車可運載建筑面積120平方米,運到工地后一次性吊到安裝部位,工人只要擰螺栓、刷漆。
遠大可建公司稱,這種方式使建筑現場安裝施工量僅占整個建筑用工量的7%,工廠化程度達到93%。
而“天空城市”工廠化的比例會更高,95%工程量將在工廠完成,現場安裝的工程量只占5%。
質疑:
鋼結構防火不如混凝土
遠大宣傳有夸大之嫌
“天空城市”項目公布后,人們對遠大可建從30層一步跨到220層、從100米跨越到838米的“大躍進”,表達的更多是疑慮和擔憂。
一位資深建筑設計專家曾接觸過遠大可建公司,他對該公司采用鋼結構建造超高層建筑表示了疑問和擔憂,“可行嗎,好像層數太高了吧。”
因為采用鋼結構雖然強度高延性好,但較難控制變形。建設超高層既要保證構件的強度要求,也要保證日常情況下變形不能過大。如要滿足剛度控制要求,需不斷增加構件的尺寸,從而就會減小鋼結構的經濟性。
上述專家說,鋼結構的超高層并不是一個新鮮事物,早期的超高層很多都是鋼結構,但目前國內外超高層建筑一般不會單純采用鋼結構或者鋼筋混凝土結構,而通常采用混合結構,這是綜合考慮安全性、經濟性、使用性能和施工等因素的結果。
在經濟性方面,相比鋼筋混凝土,鋼結構價格偏貴。此外,鋼結構的防火性能不如混凝土結構。110層的紐約世貿大廈就是全鋼結構,遭飛機撞擊發生火災后,極高的溫度很快就摧毀了大廈的主體結構,大廈很快就像一盤散沙一樣垮塌。
對此,易建森介紹說,遠大可建公司的鋼結構采取了隔火防護,里層有巖棉包裹,外層有水泥纖維板嚴密封閉,4個小時內鋼不會變形,有足夠的時間讓人去逃生。
不過遠大可建公司官方公布的“天空城市”鋼結構耐燒時間為3個小時,并稱將設10個逃生通道,“15分鐘可疏散整樓人員”。
遠大還將其產品特點概括為:9度抗震、5倍節能、20倍凈化、1%建筑垃圾。并稱,建造成本卻比常規建筑低10%~30%,建筑壽命為常規建筑的10倍,且相對常規建筑的“現場建造,質量難控”,可建建筑是“工廠制造,質量可控”。
但建筑專家和常規建筑行業人士認為,上述數字有夸大宣傳之嫌。他們認為,遠大可建公司宣稱其建筑是9度抗震,系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抗震研究所對7層和30層建筑1:4及1:10“等效模型”進行抗震試驗后給出的結論。
前述資深建筑設計專家也不認同遠大宣稱的9度抗震,因為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抗震研究所出具的結論,只適用于其進行試驗模型對應的建筑。“不同的建筑,不能套用另一個建筑的抗震結論。不能說兩棟建筑的建造技術相同,結構性能就一樣。一旦建筑層數、外形發生一定的變化,結構性能就不同了,甚至差異很大。”
一位從事傳統建筑的工程師認為,遠大可建公司在比較可建建筑和常規建筑建造時,夸大了常規建筑的建造成本,低估了常規建筑的壽命,由此導致可建建筑的優越性被夸大。如其估計常規建筑成本壽命普遍小于60年,而實際上常規建筑壽命要達到80-100年。
易建森坦承,從30層躍到220層,很多人會有質疑,甚至是內部員工的質疑。“但有一點我要告訴你,遠大要做的事情,沒有做不到的。”易建森說,“除非我們總裁沒有想到,想到的話他肯定百分百去落實。”
“遠大可建”4年只接到1份訂單
專家直指“標準化”弊端
早報記者 李云芳
發自湖南長沙、岳陽
遠大可建公司建造的第一幢可持續建筑,是2009年在長沙遠大城建設的一座三層小樓“可建一號”,視頻宣傳片稱其為“一臺工廠制造的房子”。用“臺”來做房子的量詞,表明遠大可建公司希望像制造空調一樣制造建筑。
遠大總裁張躍曾稱,遠大可建公司不是在做建筑,而是做在工廠建造的建筑產品,“你看我們的工地現場,樓不是一點點建成的,而是按圖紙安裝而成的。”
遠大:
給不同房型標注代號
遠大可建公司給各種不同類型的房屋標注出代號,也透露出濃厚的工廠標準化意味:
字母J開頭,表示樓房是集成式的,集合了學校、公寓、酒店等各種功能,如“天空城市”J220。
字母T開頭,代表塔式結構,“像塔一樣細細長長的”,如T30。
字母B開頭,代表板式房,如可建一廠的宿舍樓B6和B9。
字母D開頭,代表大跨度、大空間結構房屋,例如可建一廠的食堂D3。
工廠化意味著可以批量生產。遠大可建公司在網站上寫道:遠大期望,在不遠的未來,全世界每3幢新建建筑就有一幢是可建的。
遠大可建公司甚至已經為其可持續建筑適應全球各種極端環境設計好了技術參數。但據該公司國內市場部區域經理易建森介紹,目前,遠大可建公司建成的建筑大部分是給自己建設的辦公樓、宿舍或者酒店,真正接到商業訂單為他人代建的,只有山東的一幢11層樓房。
專家:
應考慮更多不確定性
資深建筑設計專家表示,遠大預制建筑構件的概念非常好,但在應用到建筑中時必須要滿足建筑設計的要求。
因為建筑不是一臺空調,它要放在自然環境中,承受自然環境的荷載,如地震、風、自重、溫度等,還存在高層的差異變形和沉降等問題。另外,建筑供人居住,使用年限長,必須考慮到一些偶然的因素和極端情況的影響,并保證一定的冗余度。“空調壞了沒問題,不涉及人身安全,建筑要出問題,一個柱子壞掉了,可能造成大量生命財產損失。”
因此,大多數情況下,建筑構件的設計和建造可以標準化,但是當它形成一個體系后,很難做到標準化。
遠大總裁張躍曾對媒體表示,遠大可建的設計師沒有一個以前是做建筑的,遠大要用完全不同于建筑行業的思維來做可持續建筑產品,“我們不說自己的產品是建筑”。
但專家認為,相比工業產品,建筑物的設計需考慮更多的不確定性。由于不確定性程度的不同,建筑的設計方法和工業產品的設計方法差異較大。因此,建議遠大在進行預制建筑研究和實踐的過程中,應多了解建筑設計方面的知識,并積極引入建筑行業專家參與其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