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力爭城鎮化率達58%
《南寧市“十二五”小城鎮建設發展規劃》出臺
近日,南寧市出臺《南寧市“十二五”小城鎮建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诽岢鐾ㄟ^小城鎮的差異化發展為城市發展提供支撐,從而推進整個南寧市的城鎮化進程。到2015年,南寧市城鎮化率將達到58%左右,全市城鎮人口達到440萬左右,其中居住在六縣小城鎮的人口約為140萬。
兩條主軸構筑南寧都市圈
《規劃》提出,將加快建設一批小城市和城鎮,形成服務和帶動周邊發展的片區中心。推動六個城區按照各自功能分工加快建設發展,統籌城市中心區周邊的吳圩、蘇圩、金陵、三塘、五塘、大塘、長塘、蒲廟、伶俐、那馬等外圍組團重點城鎮的建設。推動沿著重要的經濟走廊和交通干線,形成中心城—大塘、中心城—六景—橫縣(橫州)等兩條主要發展軸線。
同時,按照城鎮發展現狀以及人口分布狀況,形成五條次要發展軸線,輻射帶動小城鎮發展。這五條次要發展軸線是:向東北形成中心城—三塘—賓陽—上林一條次要發展軸線,輻射帶動賓州、黎塘、新橋、大橋、大豐、白圩等重點鎮的發展;向西北形成中心城—金陵—隆安一條次要發展軸線,輻射帶動城廂、那桐等重點鎮的發展;向西南形成中心城—吳圩—蘇圩一條次要發展軸線;向北形成中心城—武鳴—馬山一條次要發展軸線,輻射帶動城廂、雙橋、鑼圩、白山、周鹿等重點鎮的發展;向市域東部形成黎塘鎮—六景鎮—巒城鎮一條次要發展軸線。
塑造一批特色小城鎮
根據《規劃》,南寧將塑造一批特色小城鎮,包括工業強鎮、商貿名鎮、特色(生態)農業強鎮(村)、特色旅游名鎮(村)、文化名鎮(村)。
工業強鎮方面,南寧將推進工業發展向工業集中區集聚,打造一批產值超10 億元特色工業集中區,創建至少1個以上區域性或者自治區級的工業特色品牌,如六景鎮、賓州鎮、黎塘鎮、伶俐鎮、那桐鎮、吳圩鎮等。
三塘鎮、金陵鎮、賓州鎮、吳圩鎮、蘇圩鎮等將塑造成商貿名鎮。為此,南寧在這些小城鎮規劃培育區域性大型綜合批發市場和特色鮮明的專業市場,小城鎮中還將有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新型商業業態,以及一批物流龍頭企業。城鄉商業網點也將出現在這里,成為輻射周邊區域的商貿物流中心。
特色(生態)農業強鎮(村)方面,南寧計劃發展特色優勢農業、特色種養基地,創建1個以上自治區級的農產品特色品牌,如那馬鎮、古辣鎮、校椅鎮、長塘鎮、那桐鎮定江村等。
特色旅游名鎮(村)方面,《規劃》提出培育發展各具特色的旅游產品及年接待旅客不少于20 萬人次的鄉鎮、5 萬人次以上的村,著力打造特色景觀旅游名鎮(村),如那馬鎮、長塘鎮、布泉鄉、三塘鎮、賓州鎮、古辣鎮、馬山弄拉屯、隆安定點屯等。
隆安的雁江鎮、揚美古鎮(揚美村)、賓州鎮等將打造成文化名鎮(村)。南寧將加強對這些地方歷史文化、人文資源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利用。
市域戶口遷移政策將放開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南寧將全面放開市域戶口遷移政策,積極落實放寬小城鎮落戶政策,引導在城鎮穩定就業和居住的農民轉變為城鎮居民。同時降低農村居民進城入戶門檻,在全市范圍內逐步實行居住證制度。加快住房、就業、社會保障等配套制度改革,使轉移農民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的就業、養老、福利等待遇。
教育方面,將改善小城鎮辦學條件,縮小小城鎮與城市學校之間的差距。調整優化學校布局,堅持初中向鎮區集中。
相關稅費全用于基礎設施建設
《規劃》透露,南寧市制定了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小城鎮發展。在小城鎮財稅管理體制方面,《規劃》提出,小城鎮建設用地的出讓金,除須保證的支出外,全額返還用于小城鎮的發展。小城鎮征收的城市維護建設稅、基礎設施配套費、污水垃圾處理費等稅費,全部用于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維護和管理。
《規劃》明確,南寧還將優先安排小城鎮建設用地,推進建設用地合理流轉和集約利用,建立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