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8月21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吳曉波:房地產調控到明年五月前不會放松
時間:2011-12-28 09:16:37  來源:《商界評論》雜志 

  我提供幾個建議給中國的中小企業做參考:第一是把握好三個周期,一個企業的生命周期、產業變革周期和宏觀波動周期;第二是面向未來的企業再造;第三是互聯網化;第四是服務增值;第五是資本嫁接。

  ■吳曉波(微博),著名財經作家、“藍獅子”財經圖書出版人

  如果我們把2011年的第四個季度,放到一個比較寬的歷史維度中,先觀察本年度中國經濟的一些基本情況,然后把它放到以2008年三季度為起 點,觀察最近三年里面中國經濟發生的情況,再往前面對比一下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整個波動周期,我們會對當前中國經濟所面臨的一些問題,有一些 比較清醒的認識。

  先來看近景。學術界對中國經濟的現狀是有共識的,唯一的區別是中國大陸的學者認為中國經濟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會出現軟著陸,而西方很多學者認為,明年會出現硬著陸。但總的來講,下半年到明年經濟趨冷是大家共同認可的。

  當前經濟景象

  先分析總體的經濟狀況,目前實體經濟狀態不佳,面臨價格上漲、兩個內需、房地產和汽車行業的低迷造成內需市場的蕭條、信貸問題、人民幣匯率被動上升等現實的情況。

  房地產的調控,已經進入了博弈期。從第四季度到明年這個時間段來看,我覺得在明年5月北戴河會議前,中央政府幾乎不可能放松對房地產的調控,那 么在半年內,各個城市房價的波動,其實已經跟當地的供求沒有關系了,北京市未來半年房價漲和跌,和北京有多少供應量沒有任何關系,這是非常詭異的情況。

  所以,未來對房地產價格有影響的是以下三個因素:

  第一個是社會穩定因素。中國的大學畢業生階層、普通工人階層和白領階層對2009年以來超過50%的房價漲幅,有非常大的心理壓力,這是帶有社會性的問題,出于政治維穩的目的,政府必定會對房地產行業有持續壓力。

  第二個因素是地方財政的問題。兩個禮拜前,中央政府終于允許兩省兩市自主放債,說明地方財政的壓力已經變得非常大了。而在過去的15年中,每年各個地方政府的剛性財政支出都會增長20%以上。

  今年四季度以后,各個省的財政收入增長還是非常快的,我去了解了一下情況,主要原漢就開始,到宋朝的時候最明顯,你看1978年以后,其實就是一個由維穩到發展的過程。但是到了2003年以國資委成立為標志,中央政府開始集權。

  因是在過去幾年,很多財稅局不愿意增收的稅今年收得非常足,現在就看明年會怎么樣。所以土地問題已經變成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關于1993年分 稅制改革的一個重大的討論點。大家應該還記得朱基在出席清華大學一百周年校慶時講的幾段話,其中最重要的一段就是表明現在的土地緊張問題和1993年的分 稅制是沒有關系的。我想這一段話不是代表他個人的看法,而是代表著中國最高層一批財政官員的意見,而他領導的那批財政官員,王岐山、周小川、郭樹清這些人 應該是中國未來“十八大”以后最重要的財政領導干部,中國未來的財稅體制改革究竟會有什么進展,就看今年下半年博弈的結果。

  第三個因素是失業率。如果房子和車子賣不掉,兩個產業加到一起會涉及到130多個行業,失業率會變成大問題。我最近剛剛做完2000年的中國企 業史研究,最后發覺 這個國家歷代以來都有一個特點,即它是全世界到現在為止唯一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國家,這是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來就開始的。

  中央集權以后,中央對地方經濟的發展就會面臨兩難的問題。一方面國家需要發展,發展以后地方經濟就會繁榮;另一方面有錢人也會增多,就會對中央 形成一個巨大的挑戰,挑戰就要維穩,經濟就會萎縮掉。這個邏輯從秦漢就開始,到宋朝的時候最明顯,你看1978年以后,其實就是一個由維穩到發展的過程。 但是到了2003年以國資委成立為標志,中央政府開始集權。

  短期來看,如果房地產和汽車行業在明年上半年沒有很大改善的話,現在中國城市里約3.2億的農民工有很大一部分會失業,一旦失業以后很多人不愿意回到農村里,會繼續留在城市里,用馬克思的話講他們就成了流氓無產者。

  再看物價問題。中國物價連續上漲超過30個月,但是根據統計局的數據來看,通貨膨脹只有5%~6%。我用后面這個數據簡單分析一下,過去三年里面黃金(1590.50,-5.00,-0.31%)價格實際上增長了103%,這個意義上來看,整個人民幣對內貶值的速度和幅度是超出我們想象的。

  現在地方財政逐漸開始枯竭,負債超過了十萬億元人民幣。而美國要擴大出口,要提高就業率,其中有一個辦法就是強迫人民幣升值,加大對中國商品的反傾銷,這兩種手段我們都已經看到了。

  先回顧下過去三年里面中國經濟的情況,2008年9月份到2009年6月份,通過巨額的投資,以中國經濟所謂的“三駕馬車”中的兩駕——中國制造和內需消費,把中國經濟從底層拉起來。

  再回頭看2011年第四季度的情況,其實跟2008年第三季度的情況是非常相似的,明年有沒有機會把“三駕馬車”重新拉起來,這是中央政府要面 臨的一個大問題。在2008年9月份到2009年3月份第一輪使用的辦法是大量投資,刺激兩市繁榮和巨額放貸;第二個環節是2009年7月到12月這半年 開始做金融緊縮相關的事情,在中國做事情很麻煩,如果你只看《人民日報》的話會死得很難看;第三輪是發生在2009年12月到今天,這是關于房地產的爭 論,這個爭論的結果是李克強副總理代替溫總理成為了房地產領導小組的組長。2008年以來,到今年三年多我們看到的三個階段的情況,一直發展到今天。

  當前經濟障礙

  這段時間里中國經濟展示出來的境況并不特別,因為從1978年到現在,中國已經發生了七次宏觀波動,而現在正處于第八個宏觀波動周期中。 2010年不是特別關鍵的年份,2011年也不是特別關鍵的年份,很多大事會發生在2012年到2013年。我們把1978年、1981年、1984年、 1988年、1993年叫做治理整頓之年,后來我們又把1993年、1998年、2004年、2008年叫做宏觀調控年。

  我們預測未來中國經濟時會發現,中國經濟如果過熱的話會擴大貧富差距,雖然經濟發展很快,很多人賺到了錢,但是這個國家的社會保障、醫療保障、 教育保障還沒有完成。中國現在社保體系里面只有4.5億人,將近10億人不在社保體系里面,這幫人會對富人產生劇烈的仇富情緒,所以國家要開始調控——這 是經濟發展過熱的情況。

  如果經濟過冷又會出現什么情況?那個時候大量的人口會從實體經濟中溢出來,社會動蕩的可能性不斷加大。所以中國經濟一直以來最最危險的年份,都 從來不是2009年這樣經濟過熱的年份。中國經濟最危險的年份從來都是那些經濟過冷的年份,我們現在就處在一個慢慢變冷的時間點上,三駕馬車都停了,所以 我們要尋找新的引擎。對國民經濟來講,到今天為止我們找不出第四個引擎,這就是宏觀經濟上的難點。

  中國經濟以后可能會出現這樣的發展規律:五年、四年一個周期的波動,十年一個大的蕭條,全球化特征越來越明顯。而之前在全球經濟史上,中國連續 三十年保持GDP增長超過8%,這是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就沒有一個國家達到過的紀錄,只有新加坡保持過29年的這樣一個紀錄,中國卻已經保持32年了。

  面向未來,2012年會很微妙,明年會是三個時間點的交叉年:政府換屆之年、四萬億的投資效應終結之年、宏觀周期的到達之年。而且我們看中國進 入到一個長期的通貨膨脹通道,從這個時間段可以看得到,中國的物價波動不是短期現象,1978年到1988年中國物價不斷上漲,很多人把上世紀八十年代稱 為物價改革時期,一直到1989年為止,然后進入到1988~1993年這個五年的經濟調整時期。

  到了2007年,中國進入了長期高物價發展時期,一直到去年年底經濟學界才承認中國進入了通貨膨脹周期,在此之前我們都說叫通脹預期。但實際上從2007年開始,物價就開始漲了,我認為大概會有十年的物價高速上升時間。

  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在哪里?到今年年底我們的城市化率達到50%,在1978年的時候,中國城市化率就18%,這個數據低于宋朝時期,我們 1978年城市化率還不如宋朝。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因為城市化的高速發展,我們每年的房屋建筑總量是全世界的一半,全世界一半的房子建在我們中 國,這些房屋建筑相當于俄羅斯國土面積上房屋保有量的總和。

  2006年以后,我們每年建一個俄羅斯。我個人認為,城市化的發展大概會持續15年左右,所以在15年之內,中國的房價要下跌是沒有什么可能性 的,這是一個大問題。在討論房地產問題的時候大家會很糾結,房價不斷地上漲,財富會向少數人不斷聚集,但是房價一旦停止,中國經濟發展會失去動力,在未來 中國要解決的不是發展的問題,而是公平的問題,就是現在所獲得的改革成就,怎么來重新進行利益分配。

  未來經濟趨勢

  未來10到15年之內,中國和美國有一次大的較量。2010年有一次財經學家們在一起算賬,中國和美國的GDP以美元值做計算的話,如果中國經 濟保持7%的增長,美國經濟保持2.5%的增長,中國經濟多久會超過美國?討論的結果大概是在12到15年,也就是說新一屆的政府很有可能在他們結束的時 候帶領中國經濟超過美國。我認為這會成為未來“十八大”以后政府最重要的全民共識。

  美國和中國的經濟所處的狀況有很大的不同,把美國和中國放在一起比很麻煩。美國處在由信息革命向新能源革命、環保革命轉型的過程中,奧巴馬是很 倒霉的一個總統。這很像1980年的處于大轉型前的美國,而在之后,1990年美國就發起了信息革命,重新成為世界經濟的領頭羊。

  現在中國經濟很像那個時間點的美國,會高速發展,中國經濟處在工業革命和信息革命的交界點上。我們今天討論的所有的最佳商業模式,包括最后一場 移動互聯網,談的都是制造革命所產生的結果和信息革命怎么樣來完成一次交接。我們從來沒有談過技術,到今天為止沒有人談技術,大家都是談的應用。中國和美 國處在完全兩個不同時間點上,但中國有可能利用這個時間窗口在經濟總量上趕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這是我的判斷。

  接著我們來看眼前的宏觀調控時期,我們能夠有哪些事情可以做得到。以下是一些我個人的判斷:第一,地鐵、地產、礦產這些行業仍然活得很好。當前 中國最大的投資者是誰,是政府。政府的錢投在這三個地方,所以大量的資金會流入這些行業和這些行業相關的企業;第二個判斷是外貿轉向內需,其實整個市場從 2009年以后,就由外貿轉向了內需。

  1998年到2008是中國制造的黃金十年,到2009年黃金十年徹底結束掉了。馬云(微博)這個人命很好,1999年回到杭州辦阿里巴巴(微博),中國開始搞外貿。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1999年開始發展,2007年底,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2008發生金融危機,他在香港股票跌得怎么樣?但是今天的阿里巴巴已經不是2007年上市的阿里巴巴了,B2B的業務不再不重要,重要的是支付寶(微博)、淘寶,跟內需有關。

  從阿里巴巴你可以看得到,2009年以后中國的市場開始轉向內需,所以在中國做制造業的人,1998年到2008年這十年靠外貿賺了很多錢,2009年以后這些制造業企業都需要進行內外貿的平衡。轉向內貿的話,他的模型跟1998年以前做制造業完全不同。

  我們今天看到很多好的商業模式的創新,其實都在這個配置上,就是我們用信息革命的模式全面再造我們中國的制造業。在這個意義上來講,中國當前沒 有夕陽產業,無論做襪子、做襯衫、做IT、做汽車,哪個行業都是朝陽產業。所有的變革、所有的創新都會發生在用信息再造我們未來的企業的那驚險一跳上。

  我提供幾個建議給中國的中小企業做參考:第一是把握好三個周期,一個企業的生命周期、產業變革周期和宏觀波動周期;第二是面向未來的企業再造;第三是互聯網化;第四是服務增值;第五是資本嫁接。

  最后跟大家分享兩句話,都是德魯克的。第一句是:“什么是成熟企業?經歷兩次成長危機的企業才算得上是成熟的企業。”第二句是德魯克去世前最后一次接受采訪說的一句話。別人問他:“你說怎樣才算是真正的好企業?”德魯克說:“只有鞋子是真實的。”

  當時我看到這句話非常感動,我們所有做企業的人就像一個做鞋子的鞋匠。我們對一個鞋匠的評價標準會有很多,比如他做了全世界最多的鞋子,他做的 鞋子在全世界做得最貴等,但是德魯克告訴我們其實這些東西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你做了一雙鞋子,你賣給了一個人,他穿在腳上是不是感到很舒服。如果他感 到很舒服,那你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鞋匠。

  我們做企業的出發點都是希望做一雙好鞋子。在未來的中國做企業不會很順暢,我們的人生,我們的企業,我們的國家都很難,不過尼采說過一句話:“那些沒有消滅我們的東西,將使我們變得更加強大?!?/p>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