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珠海9月21日電(記者唐小可、魏蒙)一水之隔,最窄處不過200米。橫琴島與澳門,一邊是窮鄉僻野,一邊是珠光寶氣。然而,當秋陽下7000余臺打樁機同時發出轟鳴,兩邊的人們都強烈地感覺到,一切正在改變。
廣東珠海橫琴新區管委會書記劉佳用一句話概括了正在發生的變化:“粵港澳緊密合作從這里開篇。”
大音稀聲 “比特區更‘特’”
靜臥在珠江口的橫琴島面積是澳門的3倍多,距香港僅34海里。背靠珠三角,面向臺港澳,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陸海空交通發達。
2009年,國務院批準了《橫琴總體發展規劃》,使橫琴開發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今年7月,國務院又對橫琴開發有關政策作出批復,“同意珠海橫琴實行比經濟特區更加特殊的優惠政策”。
劉佳將這些優惠政策概括為“四個特殊”:“建立特殊的通關管理制度,實施特殊稅收金融政策,實行特殊的產業政策,賦予特殊的審批管理權限”。
對中央賦予的特殊政策,珠海市委書記甘霖的評價是,奠定了港澳參與橫琴開發最便利、最靈活、最富效率的長效機制,有利于激活粵港澳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優勢資源,從而加快形成粵港澳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更緊密合作格局。橫琴新區管委會主任牛敬認為是內地和港澳“制度優勢的疊加”。澳門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認為“為澳門未來的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
在日前于廣州舉行的珠海橫琴政策創新推介會上,廣東省省長黃華華透露,《關于加快橫琴開發的若干意見》《珠海經濟特區橫琴新區條例》等一系列支持橫琴開發的具體措施即將出臺。這表明新橫琴將有一個開放度最高、體制寬松度最大、創新度最廣的法制環境。
由于新區政策的“類自貿區”性質,在珠海、澳門,人們將今日橫琴稱之為“特區中的特區”。
曲高和眾 “創出‘新’意,辦出‘特’色”
在橫琴島上采訪,記者處處感受到一種充滿生機的振奮。
在橫琴新區管委會展示大廳內的規劃模型前,牛敬滿懷豪情地“指點江山”:“是新區,就要創出‘新’意;有比特區還‘特’的政策,就要辦出比特區還‘特’的特色。我們的目標是,把橫琴建設成一座活力島、智能島、生態島、開放島。”
牛敬眼中的“新”和“特”,首先體現在體制機制上。新區的政府管理機構僅設11個,總編制僅86人,是典型的“小政府”設置。政府部門之外,設立了政府全資的“大橫琴投資有限公司”, 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實施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等工作。“經過一年多的運行檢驗,這種雙層架構的效率和效果都很不錯。”他說。
橫琴新區黨群工作部副部長趙振武告訴記者,黨群工作部在編人員不足10人,要對應上級十來個部門的工作。機構的簡化要求人員的精干,每個人的創造性都得到了發揮。“最讓人頭疼的拆遷難題,我們靠發動村民中的黨員做工作,很快就順利解決了。”
產業布局上也體現出“新”和“特”。 橫琴的開發以絕不危害生態環境為前提,重點發展四大產業——商務服務、休閑旅游、科教研發和高新技術,鼓勵發展金融服務、文化創意和中醫保健產業,這些產業與港澳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完全吻合,將成為港澳經濟西向拓展的橋頭堡。
按照《橫琴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呈東西走向、貫穿全島的“三”字形山脈生態景觀,將商務服務、休閑旅游和科教研發三大發展片區的十個城市功能組團完美鑲嵌于森林、海洋與濕地三大生態系統中,由中心溝形成的海上威尼斯水城和水脈田園風光則突顯出橫琴商務區最為誘人的“中心生態水廊”的景觀特色。水網和路網融合強化著山水之間的都市人居質量和詩情畫意。
“橫琴的產業發展有兩個目標:一是建立以高端制造業和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一是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創造平臺。”珠海市副市長何寧卡如此概括。
曲雖高然而和者眾,橫琴的“新”和“特”吸引著創業者。來自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新區工作人員宮勝男說,她和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同伴都認為,這里工作的創造性和挑戰性“是個誘惑力無限的大磁場。”
金聲玉振 “彈奏出最新最美的樂章”
受這個“大磁場”吸引的,更多的是企業家們。
香港文化傳信集團總裁余華國興致勃勃地攤開一本《珠海橫琴夢工廠》介紹圖冊,如數家珍:超級數據中心、藝術文化中心、商業文化中心……“夢工廠”平面圖上,最引人矚目的是處于中心位置的“清明上河城”——完全仿“清明上河圖”設計的一座集生產和旅游為一體的水上城池。已同橫琴新區簽約的這個香港企業,計劃投資100億港元,在這里發展3D動漫產業。
而在橫琴奏出的宏大發展曲中,“夢工廠”只是一個小小的音符。何寧卡告訴記者,僅文化創意產業一項,將來在橫琴落戶的大小企業就約有2000個。
機遇就在眼前,投資者怎能放過。比澳門大學校區大20倍的澳大新校區,粵澳雙方共同規劃、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同收益的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投資200億元的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主體工程,投資近百億元的“南粵新地標”橫琴總部大廈,藍琴國際金融大廈,華融橫琴大廈,洲際航運中心和“魅力之冠”橫琴梧桐樹大廈……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
橫琴島南端緊鄰珠海市區處,正在建設的是十字門中央商務區。負責這片區域基礎設施開發的華發集團總經理李光寧對記者說,按照規劃,十字門兩岸將建設成企業總部和金融業、會展業的集中地。摩根斯坦利等境外企業,中冶、中鐵建、三一重工、神華等央企或巨型企業,將在這里設立地區總部。
作為分管橫琴開發的副市長,何寧卡用數據描繪橫琴之變:今年1至8月,投資同比增長142%,財政收入同比增長402%,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700%。“目前橫琴開發仍在蓄勢階段。從新區成立之日算起,兩年見成效、三年大變化、五年成規模,我們一定不辱使命。”他說。
劉佳則用充滿詩情的語言談起未來,她說:“偌大的橫琴島常住人口還不到7000,過去什么設施也沒有,是一塊未開發的寶地。我們是在一張白紙上畫最新最美的圖畫。如果說它是橫臥在祖國南海邊的一把大琴,我們有信心用它彈奏出最新最美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