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與9月1日,溫州部落之神鞋業(yè)公司老板吳偉華與同區(qū)域內的永嘉縣蝶夢兒鞋廠老板黃杰,不約而同地“失蹤”了。
這在當?shù)匾咽且姽植还帧R幻屑壵ㄏ到y(tǒng)的人士透露,這一波“跑路”的企業(yè)主,都或多或少牽涉到高利貸,本身也涉足借貸領域,已不是真正的制造業(yè)主了。
曾經(jīng)是民營制造業(yè)之都的溫州,已成為“借貸之城”。擔保公司、投資咨詢公司、寄售行,甚至地下錢莊云集,僅大大小小的擔保類金融機構就不下300家。
一個月來,溫州至少有20起以上的借貸人“跑路”事件爆發(fā)。一律師介紹,龍灣區(qū)是本次爆發(fā)的重災區(qū)。他進入永強法庭辦案時發(fā)現(xiàn),通道里滿目是相關高利貸案件的告示。
記者調查得知,有兩起集資額達數(shù)十億元的機構或個人,正處于搖搖欲墜之中,牽涉借貸者上千人。這些失蹤的借貸人,到底面臨怎樣的難關甚至絕境?
表哥“失蹤”
金勝華的表哥吳先生近期蹤跡難覓,電話不通,店和廠關門停業(yè)。
金勝華年初把準備買房交首付的30萬元放表哥那賺利息,最近外界頻頻出現(xiàn)借貸人消失的消息,想收回資金以防萬一。可這幾天問外甥女,說爸爸媽媽“出國了”;問他丈人,說“不清楚”。外界又傳,表哥是欠債“跑路”了。這到底是怎么了?百般無奈,他電話給上海他們倆的共同朋友,請求出面問明狀況。
“你叫他放心,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肯定會還他的!”9月4日深夜11點左右,接到上海朋友十來個短信后,吳先生終于回了個電話,坦露這次玩“失蹤”的苦衷,“風聲太緊了,搞不好就得吃‘牢飯’,還是先離開一兩個月吧,看看情況再說,如果資金周轉過來,就回來,否則,也只能任其處置了。”
吳先生是溫州市甌海區(qū)的私營業(yè)主,從事標準件制造領域。別看他小小的企業(yè),5年前,每年均有三五百萬的純利潤。他還在本地置下四套房,在上海康橋買下一套別墅。
然而,行業(yè)整體在走下坡路,吳先生的標準件企業(yè)工人從20人慢慢減少到5人,不僅產(chǎn)能不斷萎縮,利潤率也比5年前縮減了70%左右。“不做不虧,越做越虧。”他說。
今年7月,吳的一個做擔保公司的朋友被某企業(yè)主借走一筆2000萬的資金后,催要2個月無果,資金鏈非常緊張。于是慫恿吳暫時收縮本業(yè),將閑資300萬借給他,月息2.5分到3分。吳先生就此踏入了借貸領域,越陷越深。
“借貸之城”坍塌 溫州一批債主集體“失蹤”
“偽”實業(yè)集中崩盤
8月份,突然風云陡轉。溫州當?shù)氐慕栀J人頻頻出事,吳先生也陷入寢食難安之中。
“銀行都在民間猛拉存款,他們攬存給出的短期資金利率,比給我這里高多了。”吳先生獲得的親友存款月息為2分上下,比銀行存款低,因此遭到了四五名親友的催收。而他向擔保公司的朋友催債數(shù)次,都被以“沒錢”為由一拖再拖。
此時,溫州小企業(yè)主資金鏈崩盤的事例越來越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