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8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強農惠農政策:如何為農民持續增收助力
時間:2011-05-27 13:50:18  來源:人民政協報  作者:吳正德  

強農惠農是中央高度重視的戰略部署。自2004年以來,中央已連續多年以“一號文件”形式下發了關于“三農”問題的重要意見,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的政策措施,為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撐。從我們在四川的調研來看,中央的強農惠農政策在各地得到了較好落實,農民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實惠。在西充,2009年農民政策性補貼收入為人均年收入貢獻了101元。在旺蒼,從2006年到2009年,在農民收入的增加部分中政策性補貼收入所占比重從10.8%上升到34.1%。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按統一要求采取的將補貼資金直接發放到農民專戶卡上的辦法,確保了補貼資金安全準確地到達農民手里,有效防止了發放中間環節的資金損失。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由于歷史和現實的諸多因素的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基礎依然十分薄弱,尤其是農業比較收益太低的問題引起了我們特別的憂慮:在四川的一些丘陵和山區地帶,每畝耕地近年產量收益每年僅有400-600元,如果除去農民自家勞動力成本,收益幾乎為零。在連片轉租土地規模經營的龍頭公司或種養大戶中,幾乎沒有以種糧為主業的。普通農戶種糧主要是為了解決自家吃飯問題,土地撂荒現象依然嚴重,在部分農業大縣里土地平均撂荒率接近20%,個別鄉、村季節性撂荒高達40%。由于種糧收益對農民收入增加幾乎沒有貢獻,農戶為了提高經濟收益普遍不愿多種糧食。

我們認為,糧食安全問題的背后是農民收入問題,如果種糧的收益不能成為農民收入增長的穩定支撐,勢必挫傷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在調研中我們同時發現,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政策保障和長效機制尚待完善。在新的條件下“農民保持收入持續增長的難度在不斷增大”,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在一些地方有繼續擴大的現象。因此,讓農民收入得到持續較快增長,既事關發展成果的公平分享,也是穩固農業發展基礎,確保糧食供給安全的關鍵所在。

現行強農惠農政策有待加強和完善

農業效益的提高和農民收入的增長,離不開強有力的政策支持。通過對強農惠農的政策體系及其在一些地方的落實情況的深入調研,我們有下述兩個方面的分析和判斷:

1.一些政策與基層實際脫節,政策效應逐年淡化。

一是惠農補貼過于分散零碎。目前,四川正在執行的惠農補貼共有20余項,對農民人均收入的貢獻在100—110元之間。資金量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是糧食直補,每畝達到107元。金額最少的是良種補貼,玉米、小麥、油菜每畝均為10元,水稻為每畝15元,絕大多數項目農戶一年單項領取數額在幾元到十幾元不等,有的補貼金額還抵不上農民領取成本。

二是惠農補貼標準偏低。種糧補貼標準從2004年每畝的13.68元起逐年增加,到2010年已達到107.13元,7年中增加了93.45元。而在這7年里,化肥、農藥、種子、塑料薄膜等農用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價格不斷攀升,補貼標準的增量部分基本被不斷上升的生產成本抵消,農民實際得到的實惠很少。

三是個別政策在執行環節與實際情況脫節。目前將種糧補貼直接發放到土地承包人專戶卡上的發放辦法,雖然有利于減少中間環節的資金損失,但也使代耕農戶和種糧大戶得不到應有的種糧補貼。

2.現行惠農政策未能充分照顧城市化背景下農民增收的現實需求。

隨著城市化步伐加快,農村社會結構和生活觀念正發生著重要而深刻的變化,農民增收出現新的政策需求,這些新變化和新需求是跨入新的發展階段的必然結果。由于我們的現有政策暫時沒有覆蓋,或剛剛啟動試點,總體上還十分薄弱,客觀上導致了農民新的支出,增加了農民增收的難度。一是農村基本社會保障需求。在調研中,農村基層干部和農民代表對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醫療保障、養老保障等社會保障問題表達了強烈的期盼。二是農村公共建設和公共服務需求。在丘陵和山區縣市,干部群眾最大的政策需求是農村公共設施建設問題。在條件稍好以及范圍更大的廣大農村,農民對農村公共服務建設的呼聲十分強烈。政府在新技術推廣、病蟲害防治、農業信息化建設等公共服務中如何發揮作用?種養大戶和龍頭公司的災害風險怎樣解決?農村金融服務瓶頸怎樣突破?這些都需要新的政策探索。三是土地、林地經營權流轉的收益保障需求。在城市化進程中,我們要讓農民從土地、林地經營權的轉讓中獲得應有的財產性收益。而在現有的政策背景下,農村土地收益的絕大部分流入了地方政府和企業,農民在土地收益的利益博弈中處于弱勢地位。因此,如何規范處理土地承包權和林地所有權流轉,既有利于土地的規模經營和農業的產業化發展,又有利于增加農民的土地、林地等財產性收入,成為新的歷史條件下農民增收最為迫切的政策需求。

助力農民持續增收 確保糧食供給安全

1.進一步整合現有政策,提高政策綜合效率。建議由中央綜合部門牽頭,對現有強農惠農政策進行一次全面評估,對一些分散于不同職能部門的相同項目進行協調整合。可將金額太少的補貼進行合并,由縣級財政打包,交鄉村兩級分戶管理,集中用于農村公共建設和公共服務。當前最迫切的,就是要盡快調整改進種糧補貼核發辦法,確保代耕代種農戶和種糧大戶能獲得應有補貼。改變按照承包土地面積計發的辦法,為按實際種植面積核準計發。

2.加大種糧補獎力度,提高農業比較效益。要在現有財政政策基礎上進一步增加財政資金投入比例,增強農業基礎保障能力。在目前的普惠制糧食直補政策基礎上,加大種糧補貼和獎勵力度。加大財政資金對農村公共設施和服務體系建設支持力度。

3.探索和創新推動農村生產要素流動的政策措施,保障農民合法的土地收入。

4.盡快探索建立城鄉居民同等享有的初級社會養老保障體系。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