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的擴容發展,原本在市區周邊的村莊漸漸地被納入太原市區范圍,逐漸形成“城中村”這一獨特景觀。那么,咱太原共有多少“城中村”?準備怎么改?昨日,太原市“城中村”改造領導組辦公室負責人向本報介紹了有關情況。
現有“城中村”153個
“‘城中村’是指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村莊,是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存在的差異和矛盾在城市化進程中的集中反映。山西太原于2003年啟動‘城中村’改造?!睋小俺歉霓k”工作人員介紹,根據《太原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20),2020年太原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規模將達到360平方公里,此范圍內共有“城中村”153個。這些“城中村”共有村民77634戶、約35.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約25.6萬人,有宅基地的約為10萬人;土地面積約為286.2平方公里,其中農用地約175.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100.1平方公里),建設用地為89.9平方公里,未利用地約21.2平方公里。
要實現“五個轉變”
“城中村”改造會帶來什么變化呢?市“城改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城中村”改造要實現“五個轉變”,即:村民轉為居民,村委會轉為社區居委會,農村集體經濟轉為城市混合經濟或股份制經濟,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城中村轉為城市的現代化文明社區。
我市根據符合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舊村優先劃定、保障村民利益等原則,科學合理劃定了65個“城中村”改造建設用地范圍。目前,已編制完成涉及153個“城中村”的用地片區規劃,覆蓋面積達343.7平方公里。納入名錄的153個“城中村”分為近期、遠期兩類,實行動態管理,分步實施改造。
改造各有特色
我市改造“城中村”,不是實行政策和方式的“一刀切”,而是因地制宜、對癥下藥。到目前為止,已有楊家堡、郝莊村、新村等城中村改造的典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小店區楊家堡村采取招商引資的改造模式,與山西恒實房地產開發公司簽訂了城中村改造協議,在市、區兩級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村改居、集體經濟改制等工作,完成了土地轉用、掛牌出讓,已拆除長風街以北的舊村面積344戶宅基地、65萬平方米。
迎澤區郝莊村改制成立了太原東城工貿集團公司,計劃用一年時間將舊村13.4萬平方米全部拆除,依托太原服裝城商圈優勢,改善居住環境,提升商業品質,打造城中村改造亮點。目前,已拆除舊村6萬平方米,村民安置房已開工建設。
尖草坪區新村采取招商引資、整村拆遷、片區改造的模式,與葛洲壩集團海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訂了改造框架協議。海集集團計劃投資50億到70億元,打造城市北部的“星河灣”。該村村改居、集體經濟改制工作已完成,部分土地已經轉用、征收。
村民轉戶已完成
目前,我市“城中村”改造進展如何呢?據介紹,截至目前,我市“城中村”村民轉戶工作已全部完成。同時,65個“城中村”掛牌成立社區居委會,11個“城中村”全面完成了集體經濟改制工作,118個“城中村”完成集體土地測量,親賢村等40個村完成了部分集體土地轉用、征收。此外,42個片區用地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20個“城中村”改造的修建性詳細規劃已獲批準,65個“城中村”改造用地范圍已劃定,44個“城中村”改造建設方案已獲批準。
分類改造25個村
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年將完成25個“城中村”的整村拆遷改造。這25個“城中村”包括:迎澤區的棗園、郝莊等,杏花嶺區的剪子灣、耙兒溝等,小店區的楊家堡、許東等,萬柏林區的前北屯、下元等,尖草坪區的大東流、新村等,晉源區的董茹、義井等,經濟區的城西、下莊、化章堡等,龍城新區的莊兒上等。
上述“城中村”的改造分為四類:一是城市中心區和新區范圍內“城中村”的整體改造,今后這里重點發展商務辦公、金融貿易、商業服務等產業;二是高新區、經濟區、不銹鋼園區等重要產業片區內“城中村”的異地重建,以此滿足當地產業發展和結構升級的需求;三是晉祠、晉陽湖、雙塔、崛山等重要文化旅游景區周邊“城中村”的分類改造,將其建成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城市社區;四是配合公共設施建設,需要整體改造的“城中村”。
記者閆偉李濤實習生曉軍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