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8月21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添廣廈澤被千家萬戶 惠民生邁向住有所居
時間:2011-05-30 11:45:21  來源:中國建設報 

經過多年持續不懈的努力,山東省煙臺市探索構建起了以經濟適用住房、廉租住房為主,多層次、全覆蓋的城市住房保障體系。自2003年以來,煙臺市政府僅在市中心區就已投入60多億元,啟動建設了14個住房保障項目,建設保障性住房95.47萬平方米,惠及群眾達13623人。

政府主導:“錦繡”之花成片綻放

煙臺市自2003年起停止福利分房,逐步推行住房市場化,擁有自有產權住房家庭大幅增多,市民群眾居住條件不斷改善。但是,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加速發展,工業和人口在城市高度集中,產生了對城市土地和住房供應的巨大需求,推動了地價和房價的上漲,超越了低收入群體的住房支付能力。面對這一實際,煙臺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果斷決策,從2003年起下大力氣抓住房保障,通過政府劃撥土地,統一規劃、統籌組織、集中建設,一個又一個功能齊全、環境優美、配套完善的保障性住房小區陸續建成,一批又一批住房困難家庭喜遷新居,住房保障工作結出累累碩果。

作為政府主導保障房項目的“開山之作”――錦繡新城,歷時5年時間,分4期在城區西部矗立起一座總面積達52萬平方米的居住區。特別是小區的建立、群眾的入住,為整個區片增添了人氣、帶來了商機,昔日雜亂無章的城郊地帶,逐步發展成為繁華的城市功能區。

作為政府主導保障房項目的“典范之作”――錦繡新天地,位于煙臺市中心區南部新城中心地段,總投資約13億元,規劃總建筑面積53萬平方米,建成后可提供保障性住房6600余套,創造了該市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規模、供應房源數量、配套設施數量等多項第一,被譽為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新天地”。整個項目戶型多樣、大小適中,小區水、電、暖、氣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周邊學校、醫院、商場、銀行等公共服務設施齊全,建成后將成為該市經濟適用住房乃至商品房開發的典范。

分散配建:“聯動”之舉兼顧多需

隨著政府主導、大規模集中建設保障房的不斷推進,用地指標緊張、資金投入壓力大等難題也凸現出來。“市中心區很難找到大規模集中連片的土地,即使有也不可能是凈地,拆遷安置成本過高,會影響到后續的保障性住房價格。”煙臺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鄒長清介紹。由于集中建經濟適用房位置單一,申購者沒有選擇余地,不少人受工作、交通等因素影響,不得不放棄申購。

為了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應,優化保障性住房區域布局,煙臺市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研究制定了經濟適用房建設的新方案――像在新建商品住宅小區劃出房子安置拆遷戶一樣,將經濟適用房也按一定比例安排在商品房小區內,開創了被稱為“商品房和經適房的聯動建設”的新模式。這些配建項目分布在煙臺市中心區不同區域,極大地暢通了保障性房源供應渠道,有效滿足了群眾的多層次需求。2007年以來,他們在3個項目中已經配建并供應經濟適用住房884套、近7萬平方米。另外,市中心區還有6個配建項目正在建設中,可提供保障性住房26萬平方米。

提標擴面:“惠民”之策應保盡保

堅持為民辦實事,更重要的是將實事辦好。為有的放矢地開展供應工作,該市創新建立了住房困難家庭申報登記制度,提前為每戶家庭建立基礎檔案和數據庫,詳細記錄家庭成員數量、年齡、落戶時間、收入及住房困難程度等信息。2008、2009兩個年度,該市中心區共為1.3萬余戶家庭建立了檔案。通過實施這項制度,摸清了住房困難戶底數,為保障性住房建設、供應提供了直接依據。

信息數據庫建立以來,煙臺市中心區先后組織了6個批次的保障性住房供應,累計為12831戶家庭提供了住房保障。該市為很多低收入家庭解決了住房困難問題,這引起了接近保障線的非保障群體的關注,提高保障標準、擴大保障范圍的問題擺上了日程。在多方考察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2010年12月,煙臺市政府專門出臺文件,將申請廉租住房家庭的收入標準調整為人均年收入低于10500元,將申請經濟適用住房家庭的收入標準調整為人均年收入低于18000元。低收入標準的適時調整,使住房保障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

煙臺市圍繞解決“夾心層”群體住房困難,從去年開始啟動實施了公共租賃住房建設,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綜合平衡、管理規范、嚴格監管”的原則,預計2011年建設籌集6000套,約占保障性住房建設總量的50%左右,力爭通過解決“夾心層”問題,逐步實現對中低收入群體住房保障的全覆蓋。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