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國社科院在京發布《中國城市教育競爭力比較》,將國內32個城市的教育競爭力排出座次。結果顯示,全國5個計劃單列市中,深圳的教育競爭力位列首位,同時深圳的教育競爭力還位列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首位。
據了解,該報告分別按照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長三角地區、浙江省等不同區位,對32個城市的教育競爭力進行多角度的透視。該報告建立一個城市教育競爭力領域較為完整的指標體系,其中一級指標包括硬件投入、軟件投入、功能性產出、本體性產出,二級指標11項,三級指標32項,四級指標51項,所包含的要素共有98項。
據悉,全國5個計劃單列市的教育競爭力排名依次是深圳、廈門、青島、寧波和大連。15個副省級城市的教育競爭力的排名次序是深圳、廣州、廈門、成都、杭州、青島、寧波、大連、沈陽、濟南、南京、武漢、哈爾濱、長春和西安。
此次,在5個計劃單列市中,從4個一級指標來看,深圳在硬件投入指標方面,位列第一;軟件投入指標方面深圳位列第四;本體產出投入指標方面,深圳位列第一;功能產業指標方面,深圳也位列第一。由此可以看出,深圳的優勢在于硬件投入,軟件投入方面仍需加強。
有關負責人表示,城市教育競爭力的主要理論研究價值基于其對城市綜合競爭力提升的積極促進和推動作用。具體而言,這種作用體現為三個方面,即城市的供給能力、集聚與吸引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深圳的教育競爭力優勢將為深圳城市的綜合競爭力的提升提供強大動力。